1 / 7
文档名称:

E时代学校课程管理模式的构建.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E时代学校课程管理模式的构建.doc

上传人:w8888u 2022/1/23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E时代学校课程管理模式的构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E时代学校课程管理模式的构建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 E时代学校课程管理模式的构建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课程管理的“网络化”
  
  科学高效的管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证,而信息化管理则是学校走向高效管理的必然趋势。
  自2002年信息化建设实施以来,锦华小学就以前瞻的发展眼光、创新的治学精神,在全校30个教学班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造网络中心、综合电教室、学生信息技术专用室,在全区抢先迈出了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7年来,学校以硬件建设为保障,以课程管理为切入点,每年投入固定资金,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先后完成了教师办公电脑的购置、电子屏幕的安装、电子白板的整体引入等重大建设举措,努力营建通畅、高效的数字化环境,使学校信息化建设根基日渐雄厚。
  为推动学校信息化进程,2009年上半年,学校又投资37万元,兴建了一套集现场听课与即时研讨于一体的现代多功能培训室,配备整套高清液晶手写电子屏教学设备,实现了远程听课观摩、即时互动研讨的教育功效,为课程管理的网络化奠定了基础。为满足现代化办公教学需要,2009年下半年,学校对教师办公电脑进行全部更新,为每位教师配备高配置的19寸液晶电脑,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和备课质量。如今,教师人手一台电脑,每班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每间专用室一套多媒体网络系统,使得“班班通网络,室室通网络”成为现实,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仅2009年,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就近80万元。
  
  课程管理的“透明化”
  
  “开放式教育”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
  在以往的课程管理过程中,面对30个教学班的课程管理重任,学校中层领导时常要往返奔波于两座教学楼之间,这种间断式的检查管理方式,既费时费力,效果又不明显。为彻底改变这一局面,提高课程管理实效,学校突破传统的封闭式课程管理方式,以网络管理为依托,在学校开设7个监控点,使课程管理逐步走向了透明化、精致化的管理轨道。为便于纵向操作比较,学校在一至五年级的一班教室设立监控点,这样,任教这些班级的20多位教师在开放化的课程环境中,不断规范着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为进一步扩大透明管理力度,学校在综合电教室、多功能听课室又增加了2个远程监控点。除以上5个班之外,其余班级每天按次序轮流在2个监控点进行上课活动。
  这样,每天7个监控点同时对外开放,保证了所有教师在固定的间隔时间内,都能够走进透明课堂,在增加教师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意识的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质量。坐在办公室内,教师只要轻轻叩击鼠标,就可以进行有选择性地听课活动,随时领略优秀教师的授课风采,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对点链接与即时观摩。
  监控课堂的多点设立,让学校的课程管理更加规范、更加富有实效性。在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环境下,学科分管领导有针对性地进行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