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5 古诗词三首
《长相思》
教学设计目的
1. 学会“榆 畔 帐”三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经过看说明,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粗心。
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设计
5 古诗词三首
《长相思》
教学设计目的
1. 学会“榆 畔 帐”三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经过看说明,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粗心。
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设计要点
感知词的粗心,懂得诗句的意思。
指引有感情地朗诵。
教学设计难点 :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设计过程
一、讲话导入,揭题。
师:同学们,在李白的眼中,乡愁是疑是地上霜的洁白月光,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两岸的渐渐春风。那么,在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词,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请同学们齐读课
题。
师简介,长相思既是这首词的题目,也是词牌名。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呢?
长相思分为上阙和下阙两个部分,内容多为想念家乡或许想念亲人。
简介纳兰性德。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 谁来读一读?:榆关 那畔,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指名读、齐
读)
自由朗诵《长相思》这首词,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再读,解决诗歌节奏。
下边,我们全班一同,把这首词有节奏地读一读,
三、学习诗句
(一) 默读
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联系书上的插图和讲解,想一想这首词主要在讲什么。(二)学习上阙
请一个同学读词的上阙。
1.谁来谈谈,作者身向何方?(板书:身)
在榆关(简单介绍山海关)
2.那山海关是他们最后的目的地吗?
1 / 4
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那畔)
是的 , (简介背景)。
3.山 一程,水一程,
是啊,山一程,水一程,你从“一程一程”领会到了什么?
我们能够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万水千山,翻山越岭,天长地久, )在这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中,他们可能碰到什么困难?(路陡,山高,水
深 )
4.此刻,谁能用自己的话谈谈词的上阙的意思?
5.指导朗诵。
指名读,读出行军的困难来。
从你的朗诵中,老师领会到了将士们“山一程”的 登山之难,谁还可以经过朗诵表现“水一程“的渡水之难呢?
齐读。是啊,行军多灾啊 !同学们,此刻,你们就是和纳兰性德一同困难行军的将士们,来,把上阙读一读。
(二)学习下阙
是啊,夜深了,劳累了一天的将士们本该在营帐里好好歇息,为何他们营帐里的灯还亮着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词的下阕,边读边思虑这个问题。
1.为何灯还亮着?
2.是什么声音勾起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呢?
3.这样的声音在将士们听来好听吗?哪个词告诉你声音喧闹不好听?
(聒)
你是怎么领会的?(出示风雪画面)
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故园无此声
好一个故园无此声!那故园指哪里?故园会有什么?
想一想故园会有什么呢?请同学们睁开想象,把它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