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我们仨400字读后感5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38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们仨400字读后感5篇.docx

上传人:baba 2022/1/24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们仨400字读后感5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在这随意的闲聊中,夫妻交换了看法,厘清了思路,增进了了解。生活在接着,沟通没有断,感情不断加深。










圆圆的诞生,给父母带来了很多欢乐。看着一个个小故事,读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画,我仿佛看到这个其乐融融的家里,到处有欢乐,有情调,好玩味。父女俩是“哥们”,相互打闹玩笑,一起“应付”妈妈;父母关爱女儿,女儿也懂事、自觉,不让父母操劳,对爸爸和妈妈,真像是贴身的小棉袄,关怀备至,爱护有加。重病期间,还不忘嘱咐妈妈要留意身体和饮食,也不忘给爸爸寄贺年卡。看着那些妙趣横生的信件,看着那些亲昵的称呼,真让人忍不住“艳羡嫉妒恨”。
书中还有个细微环节,很是触动了我。他们仨,出差了,喜爱记录所见所闻或思念之情,在家的也会登记琐琐碎碎的事情,这些他们称之为“石子”,有空会常常在一起“把玩观赏”。书后也附了不少“石子”,“我们仨”的相亲相爱都在“石子”里有着真真实实的反映。我想,爱是须要表达的。这些“石子”,其实就是一份份爱的表达--炙热也好,琐碎也罢--总之,相互的爱恋和关怀,都让这些“石子”说尽了。诚然,感情真挚与否,重行甚于言,但是,爱,假如做了,又表达了,不是更让家人了解和明白了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曾有的快乐,而今的孤独,天人相隔,往事皆随风远去。《我们仨》,文字简洁平实,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如清风一样,拂面而来的是一阵阵清香。

#289854我们仨400字读后感3
这个学期·伊始,我读了一本书——《我们仨》。这本书是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在丈夫、女儿相继离世,在“我们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时,写下的生活回忆录。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没有着太多笔墨,寥寥两页,拉开了那“长达万里的梦”的序幕。其次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如梦似幻,我只觉朦胧,没怎么看懂。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就是着墨的地方了,这一部分主要写杨绛老人对于“我们仨”生活点点滴滴的回忆。
然而,令我最有感受的还是封底杨绛老人的题字:“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这是一句多么平实的话语,然而我却从中读到了老人空留自己一人的心酸与刻骨铭心的思念。如今社会,而很多老人很久才能见到儿女一次。老人思念,而儿女们却浑然不觉。科技如此发达,家人之间当然也削减了相见的机会,人与人的内心之间之间仿佛隔了一层厚厚的屏障。这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中那份平淡却又深刻的情感,是现代人无法体会的吧……试问,在这个交通非常便利的时代,多远的距离都不成问题。但是在身体靠近的同时,我们的心灵也同样靠近了吗?我认为没有!我们的心中,怕是已没有这本书中杨绛老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了吧!










我喜爱这本书,不仅是因为它的情节,更是因为其中包含的厚重的爱!

#289855我们仨400字读后感4
这是一个寻寻找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他们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题记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醒悟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