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PPT.pptx

格式:pptx   大小:634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PPT.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2/1/24 文件大小:6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PPT.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俗话说:“土地不种荒一年,子女不教误一生。”可见家庭教育(jiā tínɡ jiào yù)的重要性。然而,在与家长的平时接触中,我发现家庭教育(jiā tínɡ jiào yù)却是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不少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没有去友”,不要(bùyào)问:“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这样的问题,校园中儿童的地位不像在家庭中那样,孩子不仅要收敛以自我为中心的作风,还要养成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的品德,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父母不能给孩子灌输“不能吃亏”的观念,而应教育孩子礼貌待人,让孩子尽快地适应新的集体,这对他们学****兴趣、良好性格的培养都是十分有益的。
第12页/共28页
第十二页,共29页。
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环境(huánjìng)。初入学的孩子往往稳定性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应尽量避免在旁边大声讲话,吸烟,看电视或搓麻将,最好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既能起到督促作用,又创造了学****气氛。
第13页/共28页
第十三页,共29页。
1、给孩子一个安静、文明的学****环境。
2、带孩子到书店,与她一起选购拼音读物。
3、根据孩子的程度(chéngdù),每天指定一定量的阅读任务(一篇短文、一个段落、一首儿歌)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4、倾听孩子述说读书的内容和体会,分享他的快乐。
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第14页/共28页
第十四页,共29页。
随着学****的深入,孩子会逐渐认识许多新的生字和词语,有强烈的阅读欲望,烦劳各位家长多带孩子进书店,给孩子购买一些有趣的识字读物,即强化学****效果,又养成(yǎnɡ chénɡ)好的阅读****惯。购买书籍以内容健康、色彩明快为宜,最好是图文并茂,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第15页/共28页
第十五页,共29页。
第16页/共28页
第十六页,共29页。
良好完成家庭作业****惯(xíguàn)的培养
有关家庭作业(jiā tínɡ zuò yè)的几条建议
第17页/共28页
第十七页,共29页。
孩子进入一年级,每天都会有相应的家庭作业,或者书面或者口头,提醒各位家长一定坚持检查,既帮助孩子养成良好****惯,又让孩子能将每天的学****任务及时完成。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作业家长签字检查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只要你说“你认真做,我等会检查”,就算你最后仅仅是抽出一两秒钟签一个名,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促动,他会比原先更认真,更仔细地去做,所以希望各位家长能够配合我们老师(lǎoshī)尽量做到每日检查并签名。
第18页/共28页
第十八页,共29页。
一、二年级一般没有回家笔头作业,有时会布置口头读背作业,有的时候会布置自主作业。每次默写后我会按照情况让孩子带默写本回去巩固并家长(jiāzhǎng)签名,也希望各位每次都能给孩子检查后再签名。
一是有无完成;
二是是否正确。
第19页/共28页
第十九页,共29页。
这些好****惯是一点一滴养成(yǎnɡ chénɡ)的,家长不要操之过急。第一周教他做,第二周帮着做,第三周看着做,第四周放手让他自己做.。心理学家说过,26天养成(yǎnɡ chénɡ)好****惯,坚持91天之后就会终身不变。
第20页/共28页
第二十页,共29页。
过高期望会带给孩子无望;
过度保护会带给孩子无能;
过分溺爱(nì ài)会带给孩子无情;
过多干涉会带给孩子无奈;
过多指责会带给孩子无措。
第21页/共28页
第二十一页,共29页。
在家家长怎样做 1、少批评,多鼓励,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 2、帮助孩子改变做事拖拉的****惯,家长要先以身作则。 3、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并养成自我检查的****惯。 4、检查孩子当天的功课听懂了没有。而不是替孩子做作业或替孩子学****5、要让孩子学会预****yùxí),读生字读句子读文章。
6、要帮助孩子走出失败的阴影.
第22页/共28页
第二十二页,共29页。
建议(jiànyì)


,不带零食进学校
(suí yì)议论学校和老师


第23页/共28页
第二十三页,共29页。
勤洗头(xǐ tóu)
勤剪指甲
勤刷牙
勤换衣服
卫生(wèishēng)问题
第24页/共28页
第二十四页,共29页。
需要说明的是,教师是人,而不是神。他们面对(miàn duì)的是40个孩子,而不是1个孩子,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在工作中难免也有不足之处。所以,希望各位家长要多理解,多支持,协调好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同时也欢迎各位对我们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