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维生素药片.ppt

格式:ppt   大小:5,786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维生素药片.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1/24 文件大小:5.6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维生素药片.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维生素药片
第1页,本讲稿共21页
一、库仑分析原理与过程
库仑分析法:电极反应-电量-物质量相互关系;
库仑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法拉第电解定律;
基本要求:电极反应单纯,电流效率100%。
1. 法拉第电解定律
使用,如恒电流电解 KI 溶液产生 I2 来测定 As(Ⅲ),淀粉可作为很好的指示剂。
2、电位法:在电解池中插入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由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的突跃来指示终点的到达。
3、双铂电极电流指示法:又称为永停法。
第7页,本讲稿共21页
双铂极电流指示法
在电解池中插入一对铂电极做指示电极,加上一个很小的直流电压(50-200mV,见库仑滴定装置图)。
如恒电流电解KI溶液产生I2来测定As(Ⅲ),终点前是As(Ⅴ)/As(Ⅲ)不可逆电对,终点后是I3-/I-可逆电对。两种体系的极化曲线(即电流随外加电压而改变的曲线)明显不同。
不可逆体系电流曲线通过横轴是不连续的(电流很小),可逆体系在很小的电压下就产生明显电流。
双铂电极上电流曲线变化如图所示,电流在终点后明显上升。
终点
t
i
I2滴定As(Ⅲ)的双铂电极电流曲线
第8页,本讲稿共21页
双铂极电流指示法
当体系:可逆电对(终点前)→不可逆电对(终点后),电流曲线变化则出现相反情况;
Ce4+滴定Fe2+体系:可逆电对(终点前)→可逆电对(终点后),则出现如图所示的电流变化。
终点
t
t
i
i
终点
第9页,本讲稿共21页
六、应用举例及研究进展
Fish法测微量水
由吡啶,碘,二氧化硫和甲醇组成
I2 + SO2+ 2H2O →HI + H2SO4
↑ ↑
电解产生 吡啶中和(中和HI酸)
加入甲醇可防止副反应发生。
第10页,本讲稿共21页
六、应用举例及研究进展
2. 水质污染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COD是指1升水中可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的氧量;
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与水样反应,剩余的KMnO4用电解产生的Fe2+进行恒电流库仑滴定;
根据电解产生Fe2+所消耗的电量可知道溶液中剩余的MnO4-离子的量。
第11页,本讲稿共21页
七、实验部分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以电解产生的Br2来测定维生素C药片中的抗坏血酸含量。
第12页,本讲稿共21页
七、实验部分
实验原理:本实验是以电解产生的Br2来分析Vc药片中的抗坏血酸含量,在酸性溶液中电极上发生反应为:
阳极:2Br--2e→Br2
阴极:2H++2e→H2
而由阳极产生的Br2又与抗坏血酸作用:
第13页,本讲稿共21页
实验原理:
本实验所用的两个工作电极及一对指示电极都为铂电极。为了保证电流效率100%,防止阳极产生的Br2到阴极上重新还原成Br-,库仑池必须附设一盐桥把阴极与溶液体系隔开。 ,中间有高灵敏度的检流计。在实验达到计量点前,溶液中没有过量的Br2,,故两指示电极间没有电流通过或电流很小(即残余电流)。但当溶液中抗坏血酸被作用完全后溶液中即有过量的Br2及Br-,此时指示电极之间有电流通过(电流上升法)。固当我们看到灵敏检流计中有较大电流通过时即表示终点达到。
第14页,本讲稿共21页
仪器与试剂
仪器
1. KLT-1型通用库仑仪
2. 磁力搅拌器、超声波清洗器、500 L微量移液器、电解池装置包括:双铂工作电极、双铂指示电极
试剂
电解液: mol·L-1 KBr溶液等体积混合。
样品溶液:准确称取一片维他命C药片于小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浸泡片刻,用玻璃棒小心捣碎,在超声波清洗器中助溶。药片溶解后(药片中有少量辅料不溶),把溶液连同残渣全部转移到5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
第15页,本讲稿共21页
KLT-1型通用库仑仪
第16页,本讲稿共21页
实验步骤
2、测量:
(1)电解池准备:向电解池中加入70 mL电解液(使用量筒),用滴管向电解阴极管填充足够的电解底液。连接好电极接线,然后将电解池置于搅拌器上。
(2)终点指示的底液条件预设:“工作/停止”开关置于“工作”位置。向电解池中加几滴抗坏血酸样品溶液,开动搅拌器,按下“启动”键,再按一下“电解”按钮。这时即开始电解,在显示屏上显示出不断增加的毫库仑数,直至指示红灯亮,记数自动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