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ppt

格式:ppt   大小:6,048KB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1/25 文件大小:5.9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第1页,本讲稿共52页
教学要求
1、熟悉心肌缺血、体温升高或降低、恶性高热、术中知晓和苏醒延迟及咳嗽、呃逆、术后呕吐、术后肺部感染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自学)
2、掌握呼气、利尿剂、麻醉过深。
手术因素:术中失血、压迫心脏或大血管、副交感神经反射。
病人因素:术前低血容量为纠正、肾上腺皮纸功能衰竭、低血糖、心律紊乱或急性心梗。
第21页,本讲稿共52页
低血压的防治
应根据病人情况、手术情况、小剂量、分次给予***、切忌一次性大剂量给药
术前应纠正低血容量,纠正电解质及酸碱紊乱,纠正贫血和血糖。对心肌缺血的病人,除急症手术外,要待6个月后再行择期手术;心衰病人应心衰控制后再手术。对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人,术前术中应用加大皮质激素
术中失血过量,应及时输液输血,应手术操作致血压下降者,可先停止手术,调整操作
第22页,本讲稿共52页
高血压的原因
麻醉因素:气管插管操作、缺O2及CO2蓄积早期、麻醉过浅。
手术因素:颅内手术,嗜铬细胞瘤手术。
病人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或术前高度紧张;术前有高血压病。
第23页,本讲稿共52页
高血压的防治
术前控制血压、使用利血平反应停药2周手术,使用其它口服降压药可一直到手术当天。
术中控制血压。
注意麻醉深度。
第24页,本讲稿共52页
心肌缺血
定义 当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时,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此种情况称为心肌缺血。
第25页,本讲稿共52页
心肌缺血ECG表现:
心传导异常;
心律失常;
出现Q波,R波进行性降低;
S-T段压低大于1mm或抬高超过2mm;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第26页,本讲稿共52页
麻醉期间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

病人精神紧张、恐惧和疼痛。
血压过低或过高可影响心肌缺血供氧。
***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
麻醉期间供氧不足或缺氧。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率加快或心律失常。
第27页,本讲稿共52页
心肌缺血的防治
减轻心脏作功(治疗高血压)。
消除不良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纠正心律失常,避免低血压)。
提高供氧量(纠正贫血、增加吸入氧浓度)。
保持一定的心舒间期(适当减慢心率)。
对心肌梗死病人,除急症手术外,应6个月后择期手术。
麻醉期间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测。
第28页,本讲稿共52页
体温升高或降低
定义 当中心温度低于36℃时为低体温,当
℃为体温升高。
低体温的影响
使***及辅助***作用时间延长。
出血时间延长。
使血液粘稠性增高,影响组织灌流,并使氧解离曲线左移。
如有寒战反应,可使组织耗氧增加。
第29页,本讲稿共52页
体温升高的影响

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增加10%,氧耗增加。
高热时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及高血糖。
体温升高到40℃以上时,常导致惊厥。
第30页,本讲稿共52页
术中知晓
术中知晓是指病人术后回忆起术中所发生的一切事,并能告知有无疼痛情况。术中知晓多数是由于麻醉过浅,尤其是镇静药使用不足所致,目前监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有助于预防术中知晓发生。
第31页,本讲稿共52页
苏醒延迟原因
***影响
术前用药量大。
吸入全麻药时间长,浓度高。
麻醉性镇痛药抑制呼吸中枢。
肌松药用量过大。
第32页,本讲稿共52页
呼吸抑制
低CO2血症:过度通气。
高CO2血症:缺氧和CO2蓄积。
低钾血症:肌无力。
输液过量:可致肺间质水肿,影响吸入***排出。
手术并发症:胸膜破裂、气胸及肺萎陷,致缺氧及CO2蓄积。
第33页,本讲稿共52页
术中发生严重并发症
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术中长时间低血压、低体温
术前有脑血管疾患病人
第34页,本讲稿共52页
苏醒延迟的治疗

首先考虑***的作用。
根据血气 、血电解质、监测情况分析呼吸抑制的原因。
对因脑水肿、颅压高致呼吸功能不全病人,应给甘露醇或速尿脱水治疗。
对低体温病人应适当升高体温。
对术中长期低血压病人,除维持良好的血压水平,还应给大剂量皮质激素,行头部降温和脱水治疗。
对原来并存脑疾患的病人应采用脑保护措施。
第35页,本讲稿共52页
咳嗽诱发原因及防治

巴比妥类药麻醉,由于交感神经抑制较强,使副交感神经紧张度增高,易诱发咳嗽。
冷的挥发性***或气管内分泌物刺激,也易引起咳嗽。
浅麻醉下插管、手术直接刺激气管及肺门、吸痰时吸痰管 刺激气管粘膜,都可引起咳嗽。
胃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