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实践【摘要】融资融券为 A 股市场注入了活水,是投资者获取高收益和规避波动风险的有效工具,这一工具使券商自有资金有了更多投资方向, 为券商贡献了可观的业务收入。但是证券公司需要权衡风控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维护市场公平和投资者利益, 在监管体系内发挥自身在市场中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总结了融资融券风险管理实践经验,并对当前风险管理模式提出了改进意见。【关键词】证券公司;融资融券;风险管理一、概述融资融券交易又称信用交易, 是中国金融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 是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项有效举措。自 2010 年首批券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试点以来, 该项业务已经从萌芽期、成长期走向了成熟期。截至 201 5 年末, 市场开立两融交易权限的投资者已超过 400 万户, 当年 A 股市场两融交易总金额高达 万亿元,占A 股交易总额比重达 % , 融资融券余额一度超过 2 万亿。融资融券交易扩大了市场交易规模, 券商在这种创新的交易模式下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佣金收入, 更可以通过向投资者融资和融券获得稳定的利息和费用收入, 通过信用交易咨询服务或者服务费收入等等, 提高了自有资金周转率, 增厚了券商营业利润。券商可以借此向具有较强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信用交易平台,吸引更多优质客户入市, 提高券商的竞争力。同时投资者也可以使用杠杆工具获得更多投资收益。但是当前券商可融出证券稀少, 融资和融券规模严重不匹配, 限制了客户双向交易的空间。因此在以散户为主体的 A 股市场, 融资融券交易降低市场波动性风险的功能大打折扣。证券公司作为融资融券交易的资金提供方和证券提供方, 承担着客户信用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等风险, 但是股灾期间大规模平仓事件的出现也使得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管理水平受到一定质疑。在现行规则和制度下, 券商则一般会通过调控业务规模、完善操作流程、强化监控能力等手段进行风险管控,但这些风险管理措施均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二、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一)流动性风险融资融券具有较强的乘数效应, 能使证券交易规模在短期内迅速增长和下降。当股市处于快速上涨行情时, 证券公司的自有资金和外部融资可能无法及时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易产生客户争抢资金的“挤兑”现象, 这不仅影响公司信誉也影响市场稳定。而当 A 股处于快速下跌行情时,客户大规模归还融资欠款, 导致证券公司资金大量闲置, 降低了证券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二)客户信用风险在融资交易中证券公司以自有或外部筹资供给客户使用, 在融券交易中证券公司以自有或转融通的证券借给客户使用, 但是都有可能遇到客户到期不还款或不还券的情况, 甚至出现强制平仓后仍不能覆盖客户负债的情况, 证券公司可能会因此遭受一定的财产损失, 客户的信用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三)强制平仓风险当客户信用账户维持担保比低于平仓线( 通常为 130% ) 且未在规定时间内追加担保品时, 证券公司将按照合同约定对客户信用账户进行强制平仓,使其维持担保比恢复到高于警戒线的水平(通常为 150% ) 。但是强制平仓也有引起法律纠纷的风险, 无论是人工强平还是自动强平, 证券公司几乎不可能在最高价( 最低价) 卖出( 买入) 证券, 尤其是在平仓量很大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