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观潮》教学设计 (3).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观潮》教学设计 (3).doc

上传人:xreqing 2022/1/25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观潮》教学设计 (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覆盖、薄雾、假设隐假设现、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卷地、照旧、恢复”等词语。
2.有《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覆盖、薄雾、假设隐假设现、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卷地、照旧、恢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络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别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教学准备: 
课前,鼓励学生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
按照初读-研读—赏读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钱塘江大潮景观之奇。很多学生对课文描绘的景象比较陌生,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宏伟、壮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观潮》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宏伟、壮观。
理解学生查阅资料情况,并对完成情况作出评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布置生初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联络上下文体会生词在文中的意思;能把课文读正确、,提出难以理解或觉得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老师要不断巡视指导读书的方法
2、交流展示自学情况:读文、识字、释词、质疑
覆盖:指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决不可动摇.
鼎沸:用来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可结合识字、释词环节,随机指导部分生字的写法,如:“罩、昂、贯、蒙"等字。
多音字:风号浪吼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顺序:
(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预设统领全文的问题: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奇"在何处?
(二)、文中关键的词(句、段)
     关键段落:第二、三段
关键词语:“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颤抖”“风号浪吼” “宽阔”“横卧”“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奔腾西去”“漫天卷地”
(三)预设师生双边活动:
1、让学生读书考虑: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奇"在何处?(读思之前,先让生理解“奇”的意思)
2、生充分读书考虑批注后交流.
指名读出相关语段,指导读出自己的理解
3、引导概括,深化理解:
老师引导理解大潮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进一步感受大潮之奇: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