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基本不等式说课.ppt

格式:ppt   大小:1,509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本不等式说课.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1/25 文件大小:1.4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本不等式说课.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本不等式说课课件
第1页,本讲稿共24页
一.教材分析
二.学法分析
三.教法分析
四.过程分析
五.板书设计
基本不等式
第2页,本讲稿共24页
一 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基本不等稿共24页
a
a
(二)启发引导,形成概念
设计意图: 从不同角度归纳不等式,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
第7页,本讲稿共24页
定理1:如果 ,那么

(当且仅当 时取“=”号).
(二)启发引导,形成概念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用完全平方式给出代数证明,深刻理解其中取等号的条件和意义.
重要不等式
第8页,本讲稿共24页
(二)启发引导,形成概念
由代换思想提出问题
第9页,本讲稿共24页
(当且仅当
时取“ = ”号).
如果 是正数,那么
定理2(均值定理)
(二)启发引导,形成概念
基本不等式
第10页,本讲稿共24页
概念
如果a、b都是正数,我们就称    为a、b
的算术平均数,  称为a、b的几何平均数。
均值定理可以描述为:
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即大于或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二)启发引导,形成概念
第11页,本讲稿共24页
几何意义:
均值不等式的几何解释是:
半径不小于半弦.
结构特点: 均值不等式的左式为和结构, 右式为积的形式, 该不等式表明两正数的和与两正数的积之间的大小关系, 运用该不等式可作和与积之间的不等变换.
a
b
(二)启发引导,形成概念
第12页,本讲稿共24页
当且仅当
中的“ = ”号成立.

这句话的含义是:


(三)讨论探究,相等条件
第13页,本讲稿共24页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不等式的应用,理解构造“定积”和“定和”的原理,以及取等号的条件。
(四)初步运用,归纳提升
>0,y>0且xy=100,则x+y的
最小值是 _______,此时x=___,
y= _____
2、已知0<x<1,
求x(1-x)的最大值.
第14页,本讲稿共24页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完成探究,引导学生归纳出利用不等式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结论,这样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过程.
(四)初步运用,归纳提升
1、最值的含义:“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
2、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三个限制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结论
第15页,本讲稿共24页
解:
当且仅当
即:
时取“=”号
即此时
“1”代换法
例、已知正数x、y满足2x+y=1,求
的最小值
(五)观察感知,例题学****br/>第16页,本讲稿共24页
例2、已知正数x、y满足2x+y=1,求
的最小值
即 的最小值为
过程中两次运用了均值不等式中取“=”号过渡,而这两次取“=”号的条件是不同的,故结果错。
分析错因:
解:
(五)观察感知,例题学****br/>第17页,本讲稿共24页
(六)知识应用,尝试练****br/>设计意图:对新知识的理解需要一个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通过练****学生演板,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同时反映教学效果,便于教师进行查漏补缺.
1、已知 ,求函数
的最大值;
第18页,本讲稿共24页
(2)
已知 是正数, (定值),
求 的最小值
已知 是正数, (定值),
求 的最大值
(1)
一正二定三相等
和定积最大
积定和最小
(七)反思小结,培养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共同反思,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较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第19页,本讲稿共24页
作业:
(八)课后作业,自主学****br/>设计意图: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将学生的思维向外延伸,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熟练使用均值不等式的目的,利用选做题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应有的提高,同时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
1、
2、选作题:若
第20页,本讲稿共24页
板书设计
第21页,本讲稿共24页
评价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设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经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