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阿阿米米巴巴病病 amoebiasis amoebiasis 赵英仁赵英仁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溃疡和炎性损伤(最常见) (肠阿米巴病) 无症状带虫者腹泻暴发性痢疾肝脓肿(最常见) 肺脓肿脑脓肿(经血流播散) 宫颈、阴道、皮肤等(直接蔓延) 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痢疾(肠阿米巴病) amebic dysentery ( intestinal amebiasis ) ?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 )侵袭结肠所致?临床特征为:发热、腹痛、腹泻、果酱样粘液血便,右下腹压痛,全身症状不重,但易迁延为慢性或多次复发,也可能在肝、肺、脑等处形成迁徙性脓肿。一、病原学寄生于人口腔与肠道的阿米巴包括: ?溶组织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 ) ?哈氏内阿米巴( E. hartmanni ) ?波列基内阿米巴( E. polecki ) ?结肠内阿米巴( E. coli ) ?齿龈内阿米巴( E. gingivalis ) 但其中仅溶组织内阿米巴致病?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周期中有滋养体( trophozoit )和包囊(cyst )二种形态。生活史中需经历囊后滋养体、大滋养体、包囊前期和包囊: 1. 囊后滋养体( post-cyst trophozoite ):小滋养体脱囊而出后的生长、繁殖阶段。不侵袭组织而以宿主肠内容物为营养,伪足不明显,运动缓慢,内质含较多细菌、营养微粒而无红细胞 2. 大滋养体:可吞噬红细胞, 定向变形运动有利于其侵袭组织,造成病变 3. 囊前滋养体:小滋养体,活力逐渐减弱,团缩形成包囊 4. 包囊: 4核包囊为发育成熟的包囊,我国人群中常发生共生性结肠内阿米巴感染,成熟的包囊有 8个细胞核二、流行病学 :粪便中持续排出包囊的人群,包括慢性病人、恢复期病人及无症状排包囊者。 :经口感染。由包囊污染水、食物或手。水源污染可引起地方性流行。苍蝇、蟑螂引起机械性传播作用。 :普遍易感。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发病机会较多、病情较重。感染后无免疫力,可重复感染。 : 遍及全球,以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为高发区。感染率的水平与经济水平、卫生情况及生活习惯等有关。三、发病原理与病理解剖三、发病原理与病理解剖(一)发病机制包囊小肠下段小滋养体直肠包囊排出体外入口脱囊盲肠、升结肠或乙状结肠、直肠(大滋养体) 痢疾症状转移或播散肝、肺、脑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