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社会心理学复习.doc

格式:doc   大小:94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会心理学复习.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6/8/25 文件大小: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会心理学复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讲概述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主题(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相互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DavidMyers,2005)。——个体对他人的看法,群体中的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关系。社会学研究社会本身——社会及群体的结构、功能、-社会及群体社会心理学-群体中的个体人格心理学-个体(二)社会心理学的主题1社会思维——看待他人印象形成与管理归因态度2社会影响——影响他人态度改变沟通从众群体影响3社会关系——相互关联偏见攻击亲社会人际吸引与亲密关系(三)社会心理学研究主题的与时俱进1940s——种族偏见和歧视1950s——从众与服从1960s——暴力和攻击1970s——性别与性别歧视1980s——军备竞赛的心理影响1990s——文化/种族多样性,性取向2000s——跨文化、本土化的社会心理学,应对基本的存在焦虑……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通过观察来收集社会行为资料,进而分析和判断变量关系的方法。优势:第一手,生动,直接不足:描述表面现象,被动(二)档案法搜集各种现有资料,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来揭示变量间的关系。优势:简便易行不足:只说明相关(三)调查法运用问卷、量表、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进行研究。优势: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效率高不足:受到所用工具的影响,结果不深入(四)现场研究法研究者亲临“现场”(被研究情境),对被试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研究。优势:自然情境,真实不足:无法控制,突发事件多(五)现场实验法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进行有控制的实验。优势:可控,结果真实不足:易受干扰(六)模拟实验与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室或模拟实验室环境中通过系统操作一个或多个变量来研究变量间关系。优势:深入,揭示因果不足:接近真实不等于真实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社会心理学诞生于1908年。《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为标志。中国的本土化社会心理学(1980s至今)。第二讲归因一、什么是归因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或态度的原因的过程。归因是一种需要。归因是每个人的朴素的“心理学理论”,它使人对事物拥有预见性,从而对环境有所控制,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归因包括:行为的归因:即根据人的行为和外部表象对其心理活动进行推测。心理活动的归因:即把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生归结为何原因。对人未来行为的预测:即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表现,预测他在今后有关情境产生的行为。二、几种归因理论(一)海德的归因理论(,1958)把行为的原因基本上分为两种:内因和外因如果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人本身的特点(人格、品质、动机、情绪、心境、态度、能力等),称为个人倾向的归因(归于内因);如果判断原因来自外界力量(外人、奖惩、运气、工作难易等),称为情境倾向的归因(归于外因)。(二)维纳的归因理论(,1986;1995)成败归因取决于三个维度定位Locusofcontrol:内部-外部稳定性Stability:稳定-不稳定可控性Controllability:可控-不可控(三)凯利的归因理论(,1967)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对象)以及环境背景。在归因时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consensus):针对行动者,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反应。“其他人也如此吗?”一贯性信息(consistency):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这个人经常如此吗?”独特性信息(distinctiveness):针对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是否此人只对这项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它事物作同样的反应?”结论:高一贯性,低一致性,低独特性→归因于行动者高一贯性,高一致性,高独特性→归因于对象低一贯性,低一致性,高独特性→归因于情境三、归因中的偏差(一)打折扣和扩大效应打折扣效应(discounting):当其他潜在原因也同时存在时,某个行为原因的重要性将减少的倾向。扩大效应(augmenting):尽管存在着阻碍某行为出现的因素,但该行为仍然发生,故此该行为原因的重要性将增强的倾向。(二)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attributionerror;Heider,1958;Jones&Harris,1967;Ross,1977)人们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