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历史小论文范例.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史小论文范例.docx

上传人:小熙 2022/1/25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史小论文范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历史小论文范例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下面是
关于历史小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阅读!
论文摘要: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
发达的工业相吻合。 而它能够奇迹般
地传承到至今, 还依然不被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所取代, 这充分证明了该工艺是
古代造纸文化的辉煌。
村中刘开胜说: 我要与这个部落同在, 死后也要埋在这里, 和先祖们一起守
候家园。我决不能让这个祖传的“传家宝”断根,我要把造纸的 72 道工序的秘
诀记载下来。作为“遗产”留给后人,让竹板桥原始造纸成为见证蔡伦造纸的
“活化石”。
3、蔡伦造纸术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工业还不发达的时候,这种草纸就是人们的生活用纸的最佳选择,
尤其是女性。
其次,它还是巫文化传播的载体:在彭水,从贫到富、从民到官,都会用到
这种草纸。人们或是对先祖的尊敬、或是对财神爷的崇拜、或是向上天祈福、或
是对死人烧钱化纸, 基本上都用这种草纸, 这也使得巫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得以
兴盛。
再次,它还能增加收入。 在竹板桥土法造纸是他们的惟一的农业以外的经济
收入 [5]P298 。草纸生产出来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而更多的是走向市场。
据刘开胜介绍,大约半年的时间方能生产出来一批纸,这批纸大致能卖到
5000-6000 元不等,这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扩大了他们的经济来源。
三、蔡伦造纸术的保护与开发
(一)濒危的现状及原因
竹板桥是一个大山深处的几乎与世隔绝的自然村落。竹板桥的造纸在 300
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注入新的元素, 县、乡政府也在给予大力的支持, 但如今
的造纸术依然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村中现已还剩下两家还在做纸, 眼看该技术就
要失传了,其主要原因有:
1、土纸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自魏晋以来,在几千年的
封建社会里,以竹子为原料生产的草纸大量被用来制作祭祀和迷信活动用的纸钱,
随着社会的进步, 以及大量印刷品占领这一市场, 土纸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 虽
然竹子的间伐有利于竹林的更新换代,但在实行封山育林、严禁砍伐的政策下,
其原材料的来源已突显矛盾。
2、科学技术的进步,限制了更新发展的空间。随着机制纸、卫生巾、纸巾
等的广泛使用,草纸已退出了作为生活用品的市场。
3、受市场和经济收入效益的影响,后继乏人,生存困难。土纸全用手工,
生产工序繁复, 效率低,每斤竹子产值仅有 1 元钱,青年人不愿再居住在闭塞的
山沟里学技艺,纷纷外出打工,使得竹板桥造纸术有断代遗弃的危险。
4、政府的拨款迟迟未到,这使得村中的人对政府有些迟疑,论文网都不愿
意从事造纸的行业。
( 二) 保护与开发措施
作为一份十分珍贵的即将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