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20150223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doc

格式:doc   大小:91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50223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25 文件大小:9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50223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 2014-2015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 1.(2 分)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 300g B. 洗澡水的适宜温度为 60℃ C.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 D. 中学生跑完 50m 用时约 3s 2.(2 分)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中,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3.(2 分)如图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 0℃ B.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 C. 雾淞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 D.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4.(2 分)在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2- . 5.(2 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 6.(2 分)去年暑假,,,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 . 7.(2 分)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 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始终垂直 B. 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C. 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不变 D. 镜中的像变大 8.(2 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 9.(2 分)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试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凸透镜焦距为 20cm B. 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3- C. 焟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D. 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10.(2分) 小明陪着妈妈在奥体大街散步, 拍了些远处的街景照片, 先后连续拍了两张, 如图所示, 根据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 B. 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C. 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 D. 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最小的物体是大卡车 11.(2分) 2013 年1月 11 日到 1月 16日,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 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 其中 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μm 的颗粒物,单个 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 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μ m= μm× 10 ﹣6m B. μ m= × 10 ﹣5 dm C. μ m= × 10 ﹣5 cm D. μ m= × 10 ﹣9m 12.(2 分)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 LED ) ,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 , 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 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 刹车. 在限速为 110km/h 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A. 3mB. 7mC. 15m D. 25m 二、填空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3.(3 分)同学们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焰跳舞”,说明声波具有;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很大 14.(2 分)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 15.(2分) 纳米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 我国的该项科学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 1nm= m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大约只有 7× 10 ﹣2 mm ,合 nm . 16.(5 分)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 )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 “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2 )靠近壶嘴的地方,,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仍然保持状态. (3 )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气”. (4)“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4- 17.(3 分)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