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琵琶行并序教案3.doc

格式:doc   大小:15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琵琶行并序教案3.doc

上传人:unnwldv331 2016/8/25 文件大小:1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琵琶行并序教案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琵琶行(并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领悟作者的艺术特色,学****描写音乐的方法。 3 ,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诗的结构特点。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 ,学****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德育目标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凶残, 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害的下层妇女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 1 ,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 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 ,背诵诗歌的第二段。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时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 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诵读法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 反复诵读,正音释意后了解故事概况 2 鉴赏诗歌的结构和主旨。[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在烟波浩淼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记住了不少人,也遗忘了不少人。当我们提到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唐朝时可能想到的首先是那时的才子佳人。那么有这样一位才子, 在他死后, 当时的皇帝唐宣宗李忱写了这样一首诗悼念他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请问:你们知道他写的是谁吗?对这就是白居易。为什么?因为,他有两篇***名作一首叫作《长恨歌》, 一首叫作《琵琶行》。今天我们就来翻开这一篇文学奇葩,让我们循声而去! 二,解题 1 ,白居易简介 2 ,白居易诗歌理论( 1)以“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为指导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思想( 2 )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 ( 3 )他继承了《诗经》的比兴美刺的传统诗论,说: “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同上)强调诗歌批评社会政治的功能。 3 ,作品类别讽谕——《卖炭翁》闲适——人生何所欲, 所欲唯两端. 中人爱富贵, 高士慕神仙. (归田三首) 感伤——《长恨歌》、《琵琶行》杂律——《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4 ,行,歌行体一种,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自由,可多次换韵。三,整体感知 1 ,首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我找一个同学概述一下这首叙事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 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 诗人被贬到九江郡, 第二年送客湓浦口, 听到琵琶女弹琵琶, 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 他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并为他作了一首诗 2 ,请同学们找一找,你认为文中画龙点睛之笔是那一句?也就是说是那一句将这两个人联系到了一起?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四,重点、难点解决过程。 1 ,齐读课文 2 ,大家一齐来看小序。思考:诗前小序和诗歌有关系没有?有关系的话,我请一个同学来说说有什么样的联系? 明确: 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 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 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 3 ,仔细阅读课文,然后概括一下,全诗一共描写了几幅画面,依次概括出来。明确: 第一幅写江头夜送客; 第二幅是夜听琵琶曲; 第三幅自诉身世苦; 第四幅自叹谪居苦; 第五幅重闻琵琶声写诗人重闻琵琶声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感情 4 ,研****第一段。( 1 )文章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