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琵琶行课件1.ppt

格式:ppt   大小:2,028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琵琶行课件1.ppt

上传人:unnwldv331 2016/8/25 文件大小:1.9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琵琶行课件1.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唐·白居易目标: 1、疏通词句,了解诗歌的内容。 2、诵读、欣赏文中有关音乐的描写语段。 3、体会诗人的感情。一、白居易简介白居易( 772 - 846 ),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 798 )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 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 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 842 ),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 75岁。白居易很聪明,六七个月大的时候就认识了“之”“无”两个字,五六岁就开始学写诗,大概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来到了长安,受到了当时著名文学家顾况的赏识。唐宪宗很欣赏白居易的才华,先提拔他为翰林学士,后来又派他担任左拾遗,就是向皇帝提意见,后来他又担任了东宫赞善大夫,就是陪伴太子。唐宪宗元和十年(815 年),朝中的一些大臣派人刺杀了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陷入混乱。这时白居易的职责是陪伴太子,是不能过问政事,但他压不住胸中的怒火,上书请求捉拿凶手,最后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唐朝元和年间( 806 ~ 820 ),白居易、元稹等诗人主张用新题、通俗的语言写时事和社会生活的诗歌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文不脱离现实,才有永久的生命。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传说白居易每写完一首诗,先念给不识字的老太婆听,如果有老太婆听不懂的地方就马上修改,修改到老太婆听懂为止。读准字音铮悯然转徙浔阳声声思捻霓裳红绡钿头银蓖谪居还独倾间关贾人荻花裂帛幽咽船舫虾蟆陵呕哑嘲哳阑干琴弦 zh ē ng mǐnxǐ xún sì niǎn nícháng xiāo diàn bìzhé huán jiāngǔdí bó yèfǎnɡHámɑ ōuyā zh āozh ālánxián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使快弹数曲年长色衰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今漂沦憔悴歌以赠之凝绝不通声暂歇秋月春风等闲度梦啼妆泪红阑干却坐促弦弦转急去来江口守空船暮去朝来颜色故读懂词句贬官第二年畅快容貌才于是创作一共命名漂泊沦落作歌暂时随随便便纵横交错的样子退回去了以后衰老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属七言古体诗。走近文本知人论世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 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 歌以赠之, 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乐府诗的一种体例。降职古人尊右卑左旁门左道京官外调古代以歌舞杂戏为业的艺人。摆酒席而现在漂泊沦落,颜容憔悴,在四方各地辗转迁徙。于是创作作歌并赠送给她。总共命名、提名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二、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诗前小序有些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三、整体感知: 理清全诗结构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身世苦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少年欢乐晚年沦落悲苦心境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环境描写枫叶如火荻似雪。一轮秋月照碧江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萧瑟、凄清的环境烘托离别时凄凉、悲伤的情怀。(互文) 第一次演奏: 朗读第一段“惨”!(离愁、沦落)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琵琶女:寂寞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