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旅游资源旅游经济论文.pdf

格式:pdf   大小:15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旅游资源旅游经济论文.pdf

上传人:好好用的文档 2022/1/26 文件大小:1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旅游资源旅游经济论文.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旅游资源旅游经济论文
一、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一)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依据科学性、全面性和可获取性等原则,结合安徽省实
际,选取具有国际和国内可比较性的20种高等级旅游资源作为评价旅游资源优势度的主要指标(见表
据表5,从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来看,相关系数值均为
负数;且除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与旅游资源优势度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3≤r<0.5的低度相关
的范围内,其他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小于0.3,处于0<r<0.3的区间范围内,为微弱负相关。究
其原因,现阶段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吸引力仍然对旅游收入及旅游人次总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旅游收入、
旅游人次与旅游资源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然而,旅游经济的增长不再单纯依赖于旅游资源禀赋,经
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制度环境演变和区位条件等因素均对其有重要的影响,旅游经济增长速度
与旅游资源之间微弱负相关的关系亟待改善。
(二)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空间错位性分析首先,根据表3数据,通过公式(12)和公式(13),
计算得出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各项指标间的重心分布情况(图1);然后,通过聚类和二维组
合矩阵方法描绘出旅游资源与旅游总收入的空间错位分布情况(图2)。从图1中可以看出,旅游资源
与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人次的重心较为接近,而与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国内
旅游人次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以旅游收入为例,旅游资源与旅游总收入的重心相差0.216个经
度、0.576个纬度,与国内旅游收入相差0.209个经度、0.555个纬度,与旅游外汇收入
相差0.148个经度、0.028个纬度;根据各指标重心的经纬度数值,查询得出,旅游资源、旅
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的重心分别处于池州市青阳县、合肥市巢湖市、合肥市巢湖
市、芜湖市南陵县,结合地图可知,青阳县与南陵县地理距离最小,而与巢湖市距离较大。与此同时,
通过图2可以进一步地看出,旅游资源和旅游总收入等级均高的市为黄山,旅游资源和旅游总收入等级
均较低的市为马鞍山、铜陵、蚌埠、阜阳、淮北和宿州;安庆、宣城、六安、淮南、滁州和亳州等市的
旅游资源等级较高而旅游总收入等级却较低,呈现出与旅游经济反向偏离的特征;合肥、池州等市的旅
游资源等级较低而旅游总收入等级却较高,呈现出与旅游经济正向偏离的特征。同理,可得出旅游资源
与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次、入境旅游人次之间的二维组合矩阵图,由于篇幅所
限,在此不做赘述。究其原因,旅游资源仍然是入境旅游者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旅游资源
等级越高,入境旅游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越多;受到闲暇时间及经济成本等因素的制约,相当一部分国
内旅游者选择就近旅游,一定程度上造成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重心出现偏离。合肥、宣城和安庆等市的
空间错位表现最为明显,就合肥而言,其旅游资源优势度较低,但作为省会城市,可以依托全省便捷的
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中心的区位和经济优势为新业态旅游的发展提供条件,使得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指
标均较高,旅游业发展已突破原有的依赖旅游资源发展的单一模式;安庆和宣城等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度
较高,但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指标则较低,说明上述两市的旅游资源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