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主要内容
1、传染病基本知识
5、晨检内容
1
学校传染病预防
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传染病?
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
人---人 流感、病毒性肝炎
人---动物 禽
社
会
19
学校传染病预防
3、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机制极易实现。
4、学校传染病具有季节性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
5、学校传染病具有年龄特点
小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
20
学校传染病预防
学校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病人,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2. 传播途径 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
3.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4. 流行特征 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
【临床表现】
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潜伏期:1-3日。
隔离期:热退后2天可解除隔离。
21
学校传染病预防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比较
症状
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
发烧
偶尔会发生
一定会发高烧3-4天
头痛
偶尔会发生
头痛欲裂
身体酸痛
是
严重的身体酸痛
身体虚弱
是
虚弱到需要卧床休息
精神疲倦
不一定
头几天会这样
鼻塞
是
是
流鼻涕
是
是
喉咙痛
是
是
胸闷
不会很严重
会变得很严重
咳嗽
不会很严重
会变得很严重
22
学校传染病预防
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
2、水痘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
2. 传播途径 飞沫或鼻咽喉分泌物,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或接触到水痘痘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 。
3.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
4. 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该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2%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潜伏期:10-24日,通常为14-16日
隔离期:隔离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后返回校园, 隔离期最少两个星期。
23
学校传染病预防
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
2、水痘
【临床表现】
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天,由于皮疹先后、分批出现,因此在出疹第2-3天内,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存在。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24
学校传染病预防
25
学校传染病预防
26
学校传染病预防
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
3、麻疹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性。
2. 传播途径 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 。
3.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4. 流行特征 麻疹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发生 。
潜伏期:常见为8-12日,最短至最长为6-18天
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至退疹时或出疹后5天。
27
学校传染病预防
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
3、麻疹
【临床表现】
感染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至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28
学校传染病预防
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患者和携带病毒者 。
2.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 。患者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3. 人群易感性 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
4. 流行特征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
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
隔离期: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3周左右
29
学校传染病预防
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
4、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