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 45
前言
根据新机场建设综合型超大型枢纽机场的定位、总体布局规划以与服务、兼顾京津冀经济走廊和城市密集带的服务功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结合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发展战略的要求,依托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总体概念规划、产业168
226
10
缓压机位
35
60
80
11
客机位数
合计
145
220
400
图 1新机场近期规划图
图 2新机场远期规划图
5 / 45
新机场建设对于周边地区的作用与影响
机场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大型枢纽机场对于周边地区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社会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
——直接性影响:与机场运营直接相关的就业和收入;
——间接性影响:在商品或服务供应链上产生的就业和收入;
——诱发性影响:机场员工和相关人员消费领域所产生的就业和收入;
——催化性影响:吸引经济活动〔如投资的流入和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就业和收入,以与通过促进商业效率、降低成本而相对增加的收入。
〔1〕欧洲机场的经济社会影响
欧洲机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GDP的贡献上,还体现在其创造了大量直接、间接和引致的就业机会。据统计,%—%之间;根据广泛引用的"拇指原则",欧洲机场每100万旅客〔工作量单位〕可以提供1000个直接工作职位、2000个区域性职位、1425个子区域职位、2950个全国性职位。
〔2〕美国机场的经济影响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机场系统,机场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美国工业竞争越来越依托机场和航空基础设施。通过研究机场对当地、区域和国家经济的影响程度,可以测算出机场引起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7 / 45
——机场创造财富:美国机场每年在全国总经济活动收入中占近5070亿美元。
——机场创造就业:美国机场对劳动力市场的全部经济影响是670万个工作岗位,包括190万个直接与机场相关的工作和480万个间接在地方社会中创造的工作岗位。所有的工作能产生1900亿美元的工资性收入。
——机场创造税收:美国机场对地方、州级和政府的税收贡献是335亿美元。
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影响分析
新机场的规划规模全面超出了现有首都国际机场的规模,且一期建设投入使用的年旅客吞吐量规模就预计将相当于20##的首都国际机场。因此,对于新机场的的周边影响与其自身的产业发展和带动能力研究还可以直接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为参照标杆。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是市重点建设的高端产业功能区、首都东部发展带新的增长极、全国首家临空经济型高端园区。依托首都机场资源和区位优势,临空经济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天竺综合保税区、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林河经济开发区、国门商务区、空港物流基地、汽车生产基地等功能组团和机场周边六个重点镇为平台,装备制造、汽车等现代制造业为支撑,航空、高技术、现代物流、会展等临空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集聚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正成为首都东部发展带最具经济活力的新增长极。临空经济区核心区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含机场占地27平方公里〕
8 / 45
,见图3。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效益非常突出。20##,,%;世界500强企业达30余家,跨国公司达80余家,航图8-2 空港周边产业空间布局分析图第八章. 空间适应性评价与发展方向选择67空与相关企业达170余家,聚集了空中客车、汉莎、TNT、华辉、松下、索爱、LG、JVC等众多世界知名企业;64家重点航空企业上缴税收36亿元。近5 年来,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30%左右,税收年均增长40%左右,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实现增加值440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居六大高端功能区之首。在临空经济区核心区之外,中心城区至机场沿机场高速也分别集聚形成空港经济产业带,包括吸引有微软、摩托罗拉、索爱等大型国际通信企业的电子城国际企业总部、望京国际生活区以与第二使馆区等。
图 3临空经济区空间规划示意图
8 / 45
新机场对影响评价
新机场的建设会进一步增强的区位优势,在产业功能外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地区承载较为高端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能力,进一步突出在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经济发展领军者地位。
产业层面
区域产业重新集聚、扩散与重构:随着新机场的建设,会增强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吸引外部新型产业同时引起市部产业结构性的重组。机场的建设在产业方面会进一步吸引与航空相关的商务活动、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制造业,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