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基础汉语课堂教学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础汉语课堂教学方法.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22/1/26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础汉语课堂教学方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z.
根底汉语课堂教学方法
一 怎样教生词〔包括汉字〕
教科书上每课生词是按其在例句、课文出现的先后排列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重新安排顺序,进展认读、讲解、听写等活动。
归纳排列法
把当天的生词按词类排列,即分成名法时应该强调的是,教师的表演动作要经过设计,做到准确、清楚。
图示法
教师通过画图或展示适当的图片来进展教学。
如,讲趋向补语时,除用表演法以外,也可用图示法。例如:
递加法
教师先给出句子的主干,再根据教学要求,以出现的先后顺序逐个加以提问并答复,逐渐增加句子的修饰成分。整个句式呈一梯形。
-
z.
如,教定语的顺序时,教师可先给出:
这是 书
阿里的〔谁的?〕
一本〔几本?〕
新〔新的还是旧的?〕
英文〔什么书?〕
最后再指出定语的顺序,板书成:这是阿里的一本新英文书。
a b c d
教这些语法点时,如果一开场就把所有的定语排列出来,再划线分析,当然也可以,但不如用递加法使句子的层次清楚、明白,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限定法
如,教表示动作完成的“了〞时,教师可先提问“昨天你去友谊商店了吗?〞并点头,示意学生作肯定式答复;再问“你买什么了?〞可用图片或实物,示意学生答复“我买了水果〞,紧接着问学生“你买了几斤水果?〞学生答复后板书:
我买水果了。
我买了两斤水果。
通过比拟,给学生指出,第二个句子中的宾语前有定语。也就是先给学生限定出条件:宾语前有定语时,“了〞放在动词后。然后再做一系列稳固性练****以上两个“了〞的语义较难理解〔第一个句子中
-
z.
“了〞表示动作已发生,第二个句子中“了〞强调动作已完成〕,但它们在构造上的特点〔一个在句尾,一个在动词后〕很明显。用限定法先使学生记住句子的框架,再稳固、理解,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直入法
教师配合其它方法直接展示*一语法现象。
如,教“把〞字句时,书上说:“当我们要强调说明动作对*事物有所处置及处置结果时,就可用‘把’字句〞。什么叫处置?用中文解释,学生听不懂,即使用学生母语解释,学生一时也难以理解。用提问法、图示法等手段也难让学生体会“把〞字的处置意义。60年代普遍采用的是转换法,即把普通句“请你给我一本书〞转换成“请你把那本书给我〞。练****时虽然学生会转换成“把〞字句,但是几乎没有一个学生会主动用“把〞字句。我想,这跟他们不理解“把〞字句的处置语义有关。近年来我用直入法伴以表演让学生体会“把〞字句的处置意义。
如,我说:“这是我的书〞〔同时用手指书〕。首先让学生明确,现在要谈的是“我的书〞,即确指的一个宾语。然后我借助表演直接给出一系列的“把〞字句,并板书出来:
我要把这本书给他。
我想把这本书看一下。
明天我要把这本书看完。
明天我要把这本书带来。
我想把这本书放在书架上。
-
z.
我想把这本书寄给朋友。
······
围绕着“我的书〞即“这本书〞直接给学生一系列的“把〞字句,可以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个印象,即“把这本书怎么样?〞这就是使学生初步接触了“把〞字句的“处置〞含义。然后教师拿起一支铅笔问学生:“你想把这支笔怎么样?〞教师可用动作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句子,这样就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把〞字句的特点。几年来的实践结果,我发现,有局部学生能主动运用“把〞字句了。
引导法
有一些语法点教师可不直接给,而是通过其它方法,引导学生的思路向教师确定的方向开展,让学生自己体会、意识、说出要用的*个语法点。
如,教“过〞时,教师先板书“过〞,并说:“今天我们要学****这个‘过’,大家看什么时候用。〞然后板书学生的一个汉字,问学生:
这个字怎么念?〔学生会〕
这个字什么意思?〔学生答〕
这个字你会写吗?〔学生说“会〞〕
这时,教师说:“好,你们会念、会写这个字,也知道这个字的意思,这时候你们就可以说〔同时用手指示黑板上的“过〞字〕‘我’。〞学生会马上说出“我学过这个字〞。
接着给出一串问题:
长城离这远吗?〔学生答“很远〞〕
-
z.
坐车要坐几个小时?〔学生答“要两个多小时〞〕
长城高不高?〔学生答“很高〞〕
长城好看吗?〔学生答“好看〞〕
这时,教师说:“好,你们知道长城离这儿很远,坐车要两个多小时,长城很高,很好看······你们怎么知道的呢?〞学生一定会说:“我去过长城〞或“我看过长城的照片〞。
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体会到要表示过去的*种经历时就要在动词后用“过〞。这比直接给出“过〞字的用法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