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doc

上传人:xcweywk961 2016/8/26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CIK 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评价 CIK 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 年2 月~ 2013 年 10月, 化疗组、联合组各入选患者 22例, 采用 TA 方案化疗, 联合组联合 CIK 细胞输注治疗, 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联合组与化疗组肿瘤控制效果、 CDR 率、 CR 率、无进展生存期、Ⅱ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治疗前、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结论: CIK 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并不能增进近期疗效, 也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可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关键词】乳腺癌;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化疗; CIK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且患者区域年轻化,过去 20年发病率翻了一番, 死亡率达到 万例[1] 。我国女性开展乳腺常规检查者较少, 不重视日常自检, 乳腺癌早期检出率低, 术前达到三期四期者占 35% , 约有 50% 患者出现复发、转移[2] 。化疗是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主要方法, 但患者 5 年生存率仍不理想, 维持治疗效果较差, 同时化疗伴有较强的毒副作用, 患者生命质量严重受损。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 其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 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扩散的目的。被动免疫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可行方法, 细胞因子激活杀伤细胞( CIK 细胞)具有可体外大量扩增、排斥反应低、杀瘤作用未 MHC 非限制性等优点, 已被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治疗, 本次研究试评价其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疗效。 1 资料及方法 一般资料以 2011 年2 月~ 2013 年 10月, 医院收治的晚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年龄 25~ 75 岁,女性; ②临床确诊,证实为晚期复发转移者;③已开展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新辅助等其他疗法; ④联合一线化疗药物治疗;⑤转移部位为实体可测病灶;⑥入组前 3 个月未进行化疗;⑦耐受好, 可联合化疗, KPS>60 分;⑧预计生存期>3 个月; ⑨未合并其它可影响研究疾病, 如免疫疾病、血液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等;⑩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姑息治疗;③严重未获得控制感染、炎性疾病; ④长期使用免疫治疗; ⑤存在质量禁忌症;⑥合并其他种类; ⑦器官功能障碍。共纳入患者 44 例,年龄 34~ 67岁、平均( 54±7)岁。浸润性导管癌 35例、浸润性小叶癌 7例、乳头状癌 2例。 ER/PR 阳性 19例、 ER与 PR 均为阴性 25例。 HER -2 过表达 14例。存在内脏转移 28例, 转移病灶 1-6 次, 平均( ± )处。据入院先后顺序, 将患者分为化疗组、联合组各 22 例,两组患者年龄、肿瘤类型、表达与转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方法 化疗组给予单纯化疗, TA 方案。治疗期间, 加强要不良反应反应管理, 同时每次化疗前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对症处理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酌情采用悬浮红细胞血液制品输注等方法对症治疗。 联合组每次化疗前, 采集患者自体血 5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