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docx

格式:docx   大小:33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飞行的笑笑 2022/1/27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 2017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一、填空
1、3+3+3+3=() ×() ,2×6表示 () 个() 的和。
2、在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
我和小树一起成长
巩固 100 以内数的认识。
加与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小小运动会
利用 100 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对图形的认识。
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今天我当家
利用 100 以内加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教案及反思
数学教案 1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四课内容,是小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新增添的内容,是在线段、角、顶点、三角形分类等三角形知识学****的基础上的延伸。为今后学****三角形面积和应用提供了重要条件。
学生分析:
从接触三角形以来,都是针对已成立的三角形进行学****和研究的,从未涉及到:“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一陌生领域。在生活实际中缺乏鲜活实例和经验,固而学生在学****该段内容时,会有与生活实践相割裂的感觉。学生对较抽象的问题无法明白其含义。所以这段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学生不够自信,没有勇气参与,学****的兴趣和主动性不足,无法完全独立的进行探究活动。需要老师以学生体验过程为主,以感知探索的方法为重,给予指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发现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分析数据,体验探索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及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探索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最近几天咱们一直在围绕哪种图形进行学****br/>( 生:三角形 ) 。
师:什么是三角形 ?
( 生: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平面图行就是三角形。 )
师: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三角形的什么 ?
( 生:边。 )
2、解释课题
今天咱们就来共同研究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奥秘。
二、探究活动
1、用 4 组不同长度的小棒围三角形,初步感受能否摆成三角形与小棒的长度有关。
①师:刚才咱们说了“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平面图行就是
三角形”,那么如果用小棒代替线段来围三角形,得用几根小棒 ?
师:是不是只要给你 3 根小棒你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
师:怎么验证咱们说得对不对呢 ?
( 生:实际动手摆一摆、围一围。 )
师:那好,课前咱们都准备了几组长度不同的小棒,接下来咱们就来摆一摆。在动手之前咱们先来一起看一看“活动要求”。
②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学生自读活动要求,师:清楚活动要求了吗 ?开始吧 ! 。
③学生动手摆一摆并完成活动记录表。
④汇报活动结果。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是不是只要是 3 根小棒就一定能摆成三角形?( 生:不一定。 )
师:在刚才的 4 组小棒中,那几组能摆成三角形 ?哪几组摆不成三角形 ?你觉得能否摆成三角形跟小棒的什么有关 ?( 生:小棒的长度。 )
2、进一步探究怎样的 3 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①课件分别演示 4 组小棒摆三角形的过程。
②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
出示第 3 组小棒 (2,3,6) 。
师:这 3 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吗 ?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2 厘米
和 3 厘米的两个短小棒与 6 厘米的小棒重合并且没能首尾相接。 ) 师:为什么这 3 根小棒摆不成三角形 ?( 生:小棒太短了。 )
师:为什么太短了 ?( 生: 2 厘米加 3 厘米都不到 6 厘米,有缺口,接不上。 )
师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