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 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
4。 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体会
「教学实录」
记金华的双龙洞
师:这是——
生齐答:金华的双龙洞.
师:叶圣陶爷爷曾经游览过这,还写下一篇游记。(板书课题)
师:记金华的双龙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金华的双龙洞。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开场吧!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好,大部分同学都读好了,有的同学甚至还读了第二遍。好,读好的同学,我们先看看这个词。谁来读一读?请你来。
生1:蜿蜒。
师:全班一块儿读.
生齐读:蜿蜒。
师:其实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在长城这课中见过,请你读。
生2:美丽的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师:蜿蜒,再读过一遍。恩,好的,你们看,这就是蜿蜒的长城,那蜿蜒是什么意思呢?
生:蜿蜒以前是比作蛇的,如今比作弯弯曲曲的路。
师:你说得不错,蜿蜒就是形容弯弯曲曲延伸的样子。那么在这篇课文中,用蜿蜒写什么?同学们,到书本上去找一找。
生默读课文.
生:在文中指,蜿蜒就是洞顶的双龙.
师:从哪知道的呢?读读文章中的句子。
生: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白龙,一条青龙。
师:哦,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洞才得名——
生齐答:双龙洞。
师: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呢?别着急,在文中圈画出有关的词语,。
生自主学习。
师:可以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讨论讨论。完成了吗?谁来说说你的游程?好,请这位同学,来,说说你俩合作完成的游程,看看老师黑板上的题目。第一个是-—
生:第一次金华城-罗店—入山-小桥。
师:看清楚,这是哪儿啊?
生:洞口.
师:对了,这是双龙洞口。第五个是?
生:外洞—孔隙—内洞。
师:第八个是?
生:外洞。
师:第八个是哪?看看。
生:出洞.
师:对了,一个都不落,全说对了,真不错,老师建议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生鼓掌。
师:要是我们能把这些连起来说就更清楚了,来,对照课文内容,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互相说.
师:好,谁来试试?请你.
生:作者首先来到了金华城,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来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入山大约5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走进去就来到了外洞,到了孔隙,就到了内洞,最后作者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师:你说的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真棒,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她。
师:你们瞧,金华、罗店、入山、洞口这是作者在去双龙洞的?
生齐答:途中.
师:外洞、孔隙、内洞这是作者正在?
生齐答:游览。
师:最后,原路——
生齐说:返回。
师:返回出了洞,通过游程图我们知道了作者的游览过程,游览的顺序也就是作者的写作顺序,你们看,简单地说,作者先写了在途中,再写了——
生:游洞。
师:最后写了?
生:返回。
师:大家刚刚说的就是这篇课文的段落构造。同学们,游记除了交代流程,还要抓住景点的特点写出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还有感受到的。这就是游记文体的特点。那么,在游双龙洞中,哪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