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公共建筑-博物馆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共建筑-博物馆设计.doc

上传人:天天湖人 2022/1/27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共建筑-博物馆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指导书
一、概述
博物馆属于博览建筑类型, 除博物馆外, 还包括各类、 各式展览馆以及其他规模大小不等的陈列馆展览中心等, 其设计方法大同小异。 博物馆是 “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搜集、保护、研究、传播和
要靠近内部入口, 以便与外来人员联系方便, 又要有通畅的过道与陈列区、 藏品保管区、文保技术区取得联系。
设备后勤区包含空调机房、变配电房、水泵房、水工、电工、行政库房等,它们可布置在博物馆偏僻一角,也可在馆区内单独设置。
图 4 博物馆的流线分析
、博物馆建筑流线分析
上述博物馆建筑的众多房间如何配置成一个有机整体, 只能通过清晰的流线组织把各空间串起来。 因此,对博物馆建筑功能的理解最重要的是把所有房间之间的关系搞清楚,这就是流线分析。
从图 4 所表述的博物馆流线分析图我们可以看出:
博物馆可分为 : 一般观众流线、专业人员流线、藏品流线、行政管理流线。它们各自有单独的出人口与外界联系。
一般观众流线和专业人员流线以及它们所联系的房间属于对公众开放的区域,应布局在博物馆建筑的前区,接近博物馆主要出入口。
藏品流线和行政管理流线以及它们所联系的房间属于馆内作业区。帅布局花博物馆建筑的后区,与观众流线隔开。
前区的展览陈列与后区的藏品库应尽可能靠近,使藏品运输流线短捷。
设备后勤区应与其他房间保持 - 定距离,没有直接的流线关系, 并有单独的出入口。
三、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主要相关法规 (JGJ66-91)
、总平面
馆区内应功能分区明确, 室外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观众活动、 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
陈列室和藏品库房若临近车流量集中的城市主要干道布置,沿街一侧的外墙不宜开窗。
新建博物馆建筑的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 40%。
馆区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建筑设计
(1) 大中型馆内 2 层或 2 层以上的陈列室宜设置货客两用电梯, 2 层或 2 层以上的藏品库房应设置载货电梯。
藏品的运送通道应防止出现台阶, 楼地面高差处可设置不大于 1:12 的坡道。珍品及对温度、湿度变化较敏感的藏品不应通过露天运送。
(3) 大、中型馆的藏品宜按质地分间储藏,每间库房的面积不宜小于
50 m2,
应单独设门。重量或体积较大的藏品宜放在多层藏品库房的地面层上。
藏品暂存库房、鉴赏室、储藏室、办公室等用房应设在藏品库房的总门
之外。
收藏对温湿度较敏感的藏品, 应在藏品库区或藏品库房的入口设缓冲间,面积不小于 6 m2 。
陈列室的面积、分间应符合灵活布置展品的要求,每一陈列主题的展线长度不宜大于 300m。
陈列室单跨时的跨度不宜小于 8m,多跨时的柱距不宜小于 7m。
大、中型馆内陈列室的每层楼面应配置男女厕所各一间,若该层的陈列室面积之和超过 1000 m2,则应再适当增加厕所的数量。男女厕所内至少应各设
只大便器,并配有污水池。
大、中型馆应设置报告厅, 位置应与陈列室较为接近, 并便于对外开放。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