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孔子“正名”思想总释.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孔子“正名”思想总释.doc

上传人:beny00011 2022/1/27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孔子“正名”思想总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ord
word
1 / 11
word
孔子“正名〞思想总释
摘要:孔子“正名〞论由来已久,其不仅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更是先秦诸子百家名辩之开源。因孔子“正名〞一说中阐述不甚详尽,由是自孔丘后各家各派学者于“正名〞理解可行也〞,两段明确说明行为由言语导出,语言由“名〞产生。
三.“正名〞即“正名分〞
而正名分我们又可以分开成为三条主线,一条是正世子之名,一条是正君臣等级关系,一条是正“礼〞。首先从孔子答问时的背景来看,当时的卫国是出公辄继承了卫灵公的君位。灵公生前外嬖佞臣弥子瑕,内惑***南子,导演了其子蒯聩杀母未遂,逐子废嗣,以与以后的其子其孙争夺君位的一系列混乱。孙继祖位,与当时的通行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制有所抵牾,所以许多学者将孔子的“正名〞理解成“正世子之名〞。清代X宝楠说到:“是正名指蒯聩之事,此必《古论》家说,受之安国者也。正名者何?正世子之名也。〞 《论语正义》517页
二是正君臣等级关系,即用等级名分去纠正超越岗位职责的行为。根据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孔子当时非常不满,君王权位没落,大夫当政,贵贱无序。对于类似于季士舞八佾、祭泰山,管仲树塞门,有反坫,臧文仲藏大龟 参看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2.“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论语·八佾》 3.“子曰:‘管仲之器小哉!’…管氏亦树塞门…有反坫…’〞《论语·八佾》 4.“子曰:‘臧文仲居蔡…’〞《论语·公治长第五》
等种种不符合等级名分的混乱,孔子也是深恶痛绝。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结合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提出“正名〞的根本内容,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也就是说,作为君,要有君的权利和义务,“君〞名之义;作为臣,要有符合“臣〞名的规X和行为准如此;同理,作为父、子者,要完成“父〞、“子〞所要求的伦理道德。否如此的话,就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论语·颜渊》〕。
三是正“礼〞,即恢复周朝或者沿袭周制度礼仪。正因为有君不君臣不臣的现象出现,孔子才顺理成章合情合理地提出了“正名〞的思想,深层次地表现出孔子迫切地对于恢复周礼的愿景,故孔子“正名〞的另一涵义,我们姑且认为它是“礼仪〞。《礼记·郊特性》所记载的
word
word
5 / 11
word
“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的宗法等级制度是从周朝延续下来的。“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汉书·艺文志》〕。不仅如此,除了祭祀惨败要符合礼仪身份外,家庭父子之间更是要守礼。孔子反对违礼,僭礼。《论语·阳货》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孔子所奔波号召的就是维护这种人人守礼的现象,这样诸侯割据不会出现,男有分女有归天下某某的社会气氛才能得以实现。
四.“正名〞即“正名位〞
王恩来在其论文《孔子“正名〞考》中说道:孔子所说的“正名〞,意思很简单,就是要求获得相应的职位或授权,以便名正言顺地履行职责。用司马迁记孔子的话说,即“为之必可名〞。
我们知道孔子在驾着牛车四处漂泊,为的说通俗浅薄一些是名位,根据史料他在很多国家都提出过名位名誉的要求。 王恩来《孔子“正名〞考》 《国学研究》2010年第2期
“唯器与名不可假人〞〔《左传·成公二年》〕在这里孔子将名位视为执政的要件。孔子认为礼器与名位是不能随便赐予的,他反对随便将其赐予给实际权力和责任不相匹配的人。而以孔子的才华,孔子在其奔走的过程中无疑只是需要寻求一个正当的名位来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施展手脚,维护周礼,是所在之国强盛。
五.“正名〞即“以名正名〞
目前关于“正名〞的经典看法在胡适的《先秦名学史》中都有提与。胡适的《先秦名学史》写于1917年,1922年在纽约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于1919年在出版。这两本书都是胡适早期思想的代表。胡适的《中国名学史》是以西方逻辑思维展开对于中国逻辑思想研究的重要著作,这部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先秦名学综论的专著。
胡适认为孔子的“正名〞是社会和政治的改革问题的核心。因而也可以说,孔子把哲学问题看作是思想改革的核心。孔子的名不正言不顺实际上是说没有思想确实定性和规律性,就不会有道德与和谐的生活。
孔子在《易经》中,孔子发现了一套明确天地万物的错综复杂的变化的符号。孔子在对《易经》的研究中确切地吸取了这些教益。胡适说:按照孔子的逻辑,一切活动,器物和制度都来源于“象〞或“意象〞,除非凭借现在据以知悉的我们的活动、器物和制度的名,是不能被发现,也不能被理解。在《易经》中,“像〞是人们注意或感知到的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用某种符号表示的、或者在某些活动、器物中所能认知的意象或者观念。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