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测量.ppt

格式:ppt   大小:2,709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测量.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1/28 文件大小:2.6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测量.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测量
第1页,本讲稿共20页
(一)实验简介
拉脱法:测量一个已知周长的金属圆环或金属片从待测液体表面脱离时所需的拉力,从而求得该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称为拉脱法,常用的方法之一。
由于用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测量
第1页,本讲稿共20页
(一)实验简介
拉脱法:测量一个已知周长的金属圆环或金属片从待测液体表面脱离时所需的拉力,从而求得该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称为拉脱法,常用的方法之一。
由于用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的张力约在1×10-3-1×10-2N之间,因此对测量力的仪器要求高。硅压阻力敏传感器张力测定仪能满足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需要。
第2页,本讲稿共20页
(二)实验目的
1、用砝码对硅压阻力敏传感器进行定标,计算该传感器的灵敏度,学****传感器的定标方法 。
2、观察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并用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定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3、测量纯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第3页,本讲稿共20页
(三)实验原理
(1)液体的表面张力f
液体表面张力是存在于液体表面上任何一条分界线
两侧的液体的相互作用拉力,其方向沿液体表面,且
恒与分界线垂直,大小于分界线的长度成正比:
f = αL
α称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1。与液体的
温度、纯度、种类以及它上方的气体成分有关。
1、几个基本的知识点
第4页,本讲稿共20页
(2)浸润与不浸润现象
当液体和固体接触时,若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于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液体就会沿固体表面扩张,形成薄膜附着在固体上,这种现象称为浸润;反之为不浸润现象。
浸润情形
不浸润情形
接触角
第5页,本讲稿共20页
2、实验仪器
第6页,本讲稿共20页
①固定架
③硅压阻力敏传感器
④吊环
⑤玻璃皿
⑥可微调升降台
⑦升降台大旋钮
⑧水平调节螺丝
⑨铁架台
⑩数字电压表
(1)实验装置
第7页,本讲稿共20页
(2)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的结构及原理
①传感器
传感器是将感受的物理量、化学量等信息,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便于测量和传输的信号的装置。电信号易于处理,所大多数的传感器是将是将物理量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
②结构简图

第8页,本讲稿共20页
③原理
△U=B· △F
式中: △F :外力的增量
K :传感器的灵敏度
△U :相应的电压改变量
灵敏度:传感器输出量增量与相应输入量增量之
比,单位为 mv/N。它表示每增加 1N 的
力,力敏传感器的电压改变量为 B mv。
第9页,本讲稿共20页
3 受力分析
使用片状吊环,在液膜拉破前瞬
间,考虑一级近似,认为液体的
表面张力为:
f = f1 + f2 = αл(D1+ D2)
这里α为表面张力系数,D1、
D2分别为吊环的外径和内径。
液膜拉破前瞬间的受力分析图
片状吊环在液膜拉破前瞬间有:
F1 = mg + f1 + f2
此时传感器受到的拉力F1和输出电压U1成正比,有:
U1 = BF1
第10页,本讲稿共20页
片状吊环在液膜拉破后瞬间有:
F2 = mg
同样有 U2 = BF2
片状吊环在液膜拉破前后电压的
变化值可表示为:
液膜拉破后瞬间的受力分析图
U1- U2 = △U = K· △F = B(F1- F2)= Kαл(D1+ D2)
由上式可以得到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为:
这里U1——液膜拉断前瞬间电压表的读数
U2 ——液膜拉断后瞬间电压表的读数
第11页,本讲稿共20页
对整个的实验过程,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
吊环浸没
在水中
反方向旋转螺母,
电压表读数增加
继续旋转读增
加到一个最大值
继续旋转,
读数开始减小
减小到某一个
值,液膜破裂
此时,观察电压表
读数,记下U1、U2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4 实验现象的受力分析
第12页,本讲稿共20页
①阶段1的受力分析
吊环下沿浸没在水中时,有
吊环下沿拉离水面,开始拉起液膜时,有
电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