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简述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简述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doc

上传人:sftnqws018 2016/8/27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简述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简述临床检验 ABO 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摘要: 目的: 总结探讨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方法:对 108 例学生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结果: 玻片法和试管法存在一定结果不符, 其准确率低于试管法。结论: 血型鉴定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 血型鉴定时,需要综合考虑。关键词: ABO 血型血型鉴定血型是人类血液以血型抗原为表现形的遗传性状, ABO 血型系统和 Rh 血型系统是红细胞的两大血型抗原抗体系统, 在临床输血和血液遗传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血型鉴定( blood typing )是临床输血的首要问题,正确的血型鉴定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前提条件。临床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有盐水凝集法和凝胶微柱法。盐水凝集法因简单易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其又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 结果在实际操作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 418 名学生的玻片法和试管法的血型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 ABO 血型鉴定中的影响因素。 1 资料和方法对象我校 2004 年8月 2009 年 10 月间 108 名学生, 年龄 18~ 25岁。每名学生同时用玻片法和试管法两种方法进行 ABO 血型鉴定。标本采集:抽取 EDTA 抗凝血,在 2 小时内完成 ABO 血型鉴定操作。 ABO 血型鉴定方法: 正定型法:①玻片法: 取清洁且带有圆形凹陷的推片 1张, 并注明 A、B: 字样。将抗 A 试剂、抗B 试剂各 1 滴分别滴于玻片上 A、B 处。分别取等体积待检血样( 5% 红细胞悬液或全血)于抗 A试剂和抗 B 试剂。另取洁净推片 1 张,标明 A 细胞、 B 细胞和 0 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 1滴, 再分别用滴管滴加 A、B和0 型试剂红细胞悬液 1 滴。用不同的竹签将分型试剂与待检血样调匀, 同时不停的摇动玻片(或瓷盘) 并观察血型凝集( 或溶血) 反应, 也可用低倍镜观察结果。②试管法:取洁净小试管(内径 10mm × 60mm )2 支,分别标上抗 A、B 字样,分别加入抗 A 、抗 B 标准血清各 1 滴,于相应标记的试管;然后分别加入被检者 5% 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 l 滴于各试管充分混匀;以 1000 转/ 分的速度离心 1 分钟判定结果。将试管轻轻摇动, 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 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 或溶血) 现象。如肉眼不见凝集, 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 再以低倍镜检查。③反定型法: 首先将待检血离心( 2500r/mm , 3min ) 分离血清;取小试管 3 支,分别标记 A、B、O ,各管加被检者血清 1 滴, 然后按标记分别加入 5%的A、B、O 型标准红细胞生理盐水 1 滴,混匀; 以 1000r/m 比离 l ~, lmin 后取出试管,轻摇管底,观察凝集。结果判断: 凝集判断标准红细胞均匀分布, 无凝集颗粒, 显微镜下红细胞分散存在,无凝集靠拢现象为阴性,红细胞出现凝集为阳性。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采用 SPSS1 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率表示, 计数资料比较用检验。 P< 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①玻片法和试管法的血型鉴定结果可以看出不论是玻片法还是试管法, 108 名学生的血型分布是一致的,即O 型最多, 之后依次为 B、A、 AB, 即 O>B>A>AB 。②玻片法和试管法的鉴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