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第2节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ppt

格式:ppt   大小:1,611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2节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1/29 文件大小:1.5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2节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2节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
*
第1页,本讲稿共19页
1887年赫兹发现了光电效应。

当光线照射在金属表面时,金属中有电子逸出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如带电小锌球在紫外线照射初动能也与频率有关。只要频率高于红限,既使光强很弱也有光电流;频率低于红限时,无论光强再大也没有光电流。
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而经典认为光能量分布在波面上,吸收能量要时间,即需能量的积累过程。
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在能量子假说的基础上提出光子理论,提出了光量子假设。
*
第5页,本讲稿共19页


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以能量为h的微粒形式出现,而且在空间传播时也是如此。也就是说,频率为 的光是由大量能量为  =h 光子组成的粒子流,这些光子沿光的传播方向以光速 c 运动。
在光电效应中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一部分消耗在电子逸出功A,另一部分变为光电子的动能 Ek0 。由能量守恒可得出:

式中:A为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作的功,称为逸出功; 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
第6页,本讲稿共19页
初动能及反向遏止电压与 成正比,而与光强无关。
(2)
的解释


可知,
(1)截止频率0 (红限)的解释
当入射光频率 > 0 时,电子才能逸出金属表面,产生光电效应。
不同金属具有不同的截止频率。
(3)光电流正比于光强的解释
光强正比于单位时间流过单位面积 的光子数。光强越大,光子数越多。
*
第7页,本讲稿共19页
(4)光电效应瞬时性的解释
电子吸收光子时间很短,只要光子频率大于截止频率,电子就能立即逸出金属表面,无需积累能量的时间,与光强无关。
爱因斯坦光子假说圆满解释了光电效应,但当时并未被物理学家们广泛承认,因为它完全违背了光的波动理论。
例1:,求铂的截止频率0 。
解:
金属内电子吸收一个光子可以释放一个光电子。光强越大,光电子越多,光电流越大。
*
第8页,本讲稿共19页
例2:钾的截止频率0 =1014Hz,以波长=,求钾放出光电子的初速度。
解: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花了十年时间做了“光电效应”实验,结果在1915年证实了爱因斯坦方程,h 的值与理论值完全一致,又一次证明了“光量子”理论的正确。

*
第9页,本讲稿共19页
放大器
控制机构
可以用于自动控制,自动计数、自动报警、自动跟踪等。


可对微弱光线进行放大,可使光电流放大105~108 倍,灵敏度高,用在工程、天文、科研、军事等方面。

*
第10页,本讲稿共19页
由相对论光子的质能关系
光子的质量
、能量和动量
由相对论质速关系

所以,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
光子的能量就是动能。
由狭义相对论能量和动量的关系式
光子的能量和动量的关系式为:
光子的动量:
*
第11页,本讲稿共19页
例:求波长为20 nm 紫外线光子的能量、动量及质量。
解:
能量
动量
质量
*
第12页,本讲稿共19页
二、康普顿效应

光束通过光学性质不均匀的介质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的现象称为光的散射。
光在各个方向上散射光强的分布与光的波长有关,光的偏振状态也不同。

在 X 射线通过物质散射时,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比入射线波长更大的射线,其波长的改变量与散射角有关,而与入射线波长0和散射物质都无关。
引言:爱因斯坦断言:光是由光子组成,但真正证明光
是由光子组成的还是康普顿实验。
*
第13页,本讲稿共19页
* 实验还发现, 原子量小的散射物质,康普顿散射较强;原子量大的散射物质,康普顿效应较弱。
波长的改变量满足如下关系:
这种改变波长的散射称为康普顿效应。
式中: 称为康普顿波长,它表示散射角为90o时,散射波长改变的值。
康普顿效应也是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它只能说明有正常散射存在,即散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频率相等而无法解释有 的存在及其所存在的康普顿效应的实验规律。
康普顿用光子的概念简单而成功地解释了这个现象。
*
第14页,本讲稿共19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