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根据《区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 组织开展 “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 活动,凝聚教育合力,完善家校共育机制,精心打造智慧父母大讲
堂、家校共育大课堂、家教知识大学堂、家庭美德大展堂、文明新风大颂堂等五大平台。组织开展文明交通我践行、文明旅游我来晒、文明环境我维护、文明餐桌我行动、文明礼仪我宣讲、文明美德我倡议、文明校园我助力、文明行为我养成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深化学生实践体验。
(五)坚持规范办学,努力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开展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专项行动,对加重学生课业负
担、违反学生作息时间、 违规征订使用教辅材料、 违规招生、违规办班补课、违规收费进行重点治理,严查重处。落实学
校安全管理“一岗双责”工作机制,推进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和坚决杜绝学校安全责任事故。做好“七五”普法工作,开展“市中小学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六)坚持教育特色,丰富学校文化内涵
持续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水平,增强文化精神的统领力、文化层级的融合力、文化发展的创新力,坚持管理有特色、德育显特色、课改育特色、发展靠特色,提升学校特色化发
展水平。大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打造“完美教室” 。常态化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组织评选书香校园。完善美育课
程与教学体系,建立开放灵活的资源共享平台,借助媒体、家长会等途径加强学校核心文化理念的宣传,增强学生、家长及社会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
(七)坚持绿色理念,全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深化“三爱三节”教育,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堂,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了解我国大气、土地、水、粮食等基本资源国情。
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活动, 通过读书、 观看影片、黑板报、
演讲、征文、书画、手抄报、社会实践等载体,组织“三爱
三节”“地域资源调查” “树学风创班风” “争创温馨班级”“爱
我祖国、爱我家乡、爱我校园”等主题教育活动。推进生态
文明教育融入家庭生活,引导家长教育学生学会做家务、整
理个人物品、家庭垃圾分类、节约水电粮,养成勤俭节约、
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
(八)全面争创文明校园,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品牌
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完善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围绕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文化三大内容,整合德育资源,构建覆盖中小学各学段的德育课程体系,将德育有机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校文化、社会生活之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时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开展好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时代精神以及法治、生态、诚信等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
新精神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