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doc

格式:doc   大小:11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doc

上传人:精品小课件 2022/1/29 文件大小:1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1 / 8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友人团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描写战场环境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部分(34分)
(一)赏析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小题。(12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0、本诗押韵的字是 ( 2分)
11、这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 ;虚写景物的诗句是 。(4分)
12、“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 。(2分)
13、这首诗表达出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2分)

14、对本诗首联赏析有误的是( )(2分)
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五津”,可见“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像,使人感到气象宏伟。
“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抒情基调。
D、首联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
(二)母亲•我•狗(10分)
小时侯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学。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子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