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故宫》记录片观后感600字.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故宫》记录片观后感600字.docx

上传人:森森 2022/1/30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故宫》记录片观后感600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日穿红官袍,祭月穿月白色官袍。祭祀也分大祭,中祭,小祭。大祭由皇帝执行,小祭由官员执行,但是中祭有时皇帝执行,有时由官员执行。紫禁城是个封建等级极度森严的象征,在里面发生礼仪之争是在所难免的。这部片子向我们完整的展示了明清时期的礼仪制度,而其中的一些情景再现令我们印象深刻。










《故宫》采纳了国际先进的动画技术和电影的多种拍摄手法。在《故宫》中,电脑绝技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故宫的场景:从前门外,快速地向北移动,经过天安门,沿着故宫的轴心穿过了整个紫禁城,然后镜头上移,呈现了故宫的全景,或者倒过来走位,这样的空间感的突破无疑更加立体和真实地呈现了故宫的全貌。
《故宫》这部纪录片为我们了解中华民族建筑史上的一个珍宝供应了许多资料,这种纪录片应当普及下去,让我们对先人留下来的文化珍宝有更多的了解。
《故宫》记录片观后感600字4
看完两集《故宫》纪录片,我脑海中不断出现的就是“奇迹”二字。虽然它不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但在我看来它就是中国的奇迹、历史的奇迹。
纪录片开篇以高大威历的紫禁城中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金銮殿渐渐拉出,表现时间的沉淀;进入参观人群则表现现代人对历史的敬重和探求。
一座宫殿的建立,因于一位皇帝的意旨。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皇帝朱棣从侄儿手中夺过皇位后,将自己原来的封国北平设为其次京都,亦改名为北京,历时15年,耗费无限人力物力最终建成紫禁城。古代封建帝王为了巩固皇家身份地位,称自己为天帝之子,而深红色的宫墙和金黄色的琉璃瓦是故宫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也是皇家名贵身份的象征。紫禁城内最尊贵的建筑是太和殿,㎡,,,长宽比例为9比5,象征着九五之尊。
而影片中在向观众展示玉器时多采纳镜头渐渐拉近的手法,给人以视觉的刺激效应;或采纳由平拍渐渐转入俯拍的手法,呈现玉器年头久远的神奇感。大量的推拉镜头、降格拍摄等塑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在对光线的限制上也把握的很好,天空中流淌的浮云,表现出了时间的消逝,岁月的沧桑。具有运动感,动静结合。










紫禁城在建后的二百多年里,不仅多次经验了雷雨、失火等天灾的侵害,也历经了一次改朝换代。这座华丽的宫殿里曾住过两家人,朱家和爱新觉罗家。紫禁城中只有一些重大的事务有所记载,并且无一例外都是为了皇权的争夺。深红的高大砖墙,金黄色的硫璃瓦,宫殿的棱角向天翘起,格局统一,设计整齐,宽敞大道,高阶皇梁,示意着封建的等级的森严。
纪录片在这之间穿插宫廷建筑及宫殿上空云层的移动,宫墙上光影的变化以及从暗到明的光线改变,表现了故宫岁月变迁和时空的交换,奇妙运用了构图及色调的协作。
本片的声画结合也是相得益彰。无论是恢宏大气的乐曲伴随着雄伟的宫殿,还是故宫修葺时急迫的鼓点,抑或是制造悬念时那空灵飘渺的中国古典乐曲,无一不使得影片整体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看过这部纪录片,我深深地被故宫中文化精华珍宝所震撼,这些珍宝凝聚这千百年来人们的心血,承载着千万年中大自然点滴孕育的精华,跨越了人世间从古到今纷繁改变的沧桑,我们应当牢记这个奇迹。
《故宫》记录片观后感600字5
建筑恢弘,珍宝尔尔
今年选上了文物保藏与鉴赏的选修课,接近考试老师要求写一篇观后感。刚好碰上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办一个高校巡展的紫禁城图片展,更巧的是,刚好这个活动这几周在法大的图书馆开展,所以就选择了故宫这个话题。关于故宫,我也是今年来北京上学才和挚友一起去到故宫游玩的,而且只去过一次,但我想,我以后可能不会再去了吧,一个是人多,另一个是因为虽然故宫的建筑的确宏伟壮丽,但是珍宝却没有我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