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一年级四季教学设计(通用4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年级四季教学设计(通用4篇).docx

上传人:lxydx666 2022/1/30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年级四季教学设计(通用4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一年级四季教学设计(通用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
  ⑴过渡:如果说春天充满生机,夏天热情似火,秋天有丰收的喜悦,那冬天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四节。
  ⑵哪个小组学习冬季的,站起来读一读冬季这一节。
  ⑶冬天来了,天气怎样?在北方还会下雪,小朋友堆起了雪人,你看,这个雪人怎么样?(圆滚滚的,很可爱,很调皮,从哪里我们知道他很调皮呀,从他“大肚子一挺”再说“我就是冬天”知道了。
  请学生上讲台表演,感受雪人的调皮。
  ⑷全班站起来边读边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动作。
6
  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朗读去理解、去体验,在朗读中体会不同的语气,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动作,惟妙惟肖的表演感受四季不同风景的美丽和迷人。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小结: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景色各异,有不同的美丽和迷人,是大自然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课文,把四季的不同的美丽读出来。
  7、指导背诵《四季》。
  (四季美,文章也美,美的文章我们要把他背诵起来,牢记在心中,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选择你喜欢的季节把他背诵出来。)
  看提示背诵、指名背诵。
  拓展延伸:
  1、欣赏美景、情感升华。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更多的四季美景,让我们再一次领略这美景,孩子们尽情地欣赏吧!(欣赏课件)
  2、刚才我们共同走进了四季,感受了四季,感觉四季的景色太美了,你们喜不喜欢四季的景色?那么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来表达你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学生唱歌《春天在哪里》、背诗《江雪》、《小池》、《春晓》、儿歌、欣赏图片。)
7
  3、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但寻找到了四季,同时也感受到了四季的美,我们要想把这美丽的四季永远保存下来,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保护环境,学生联系实际再说说。)
  4、我们用什么办法把它们留在身边呢?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画,可以发表几句感想、可以自己创作小儿歌。(教师利用网络给学生提供一个七彩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年级四季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的特征。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4、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5、在形象感知四季的基础上,说说四季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8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在形象感知四季的基础上,说说四季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是秋天呢?
  2、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小朋友们,咱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你猜猜图上是什么季节?
  (课件依次出现: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雪人顽皮等。)
  3、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4、揭题: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去领略几个季节的美。
  板书课题2、四季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老师范读课文。
  2、根据字音,读读课文。
  (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师:要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一定要认识生字宝宝。瞧,老师把生字宝宝请上了大屏幕,你们会读吗?
  3、识字
  (1)、出示11个生字词。
  (2)、齐读(顺序读、不按顺序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9
  (3)、去掉拼音读——男女生比赛。(生字宝宝的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4)、游戏巩固。——(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熟了。看到小朋友这么棒的表现,果园里的农民伯伯也想请你们帮忙摘苹果,你们愿意吗?
  生对了,其他生跟读。
  三、写字指导。
  过渡:有几个笔画宝宝见大家的表现这么棒,要来我们班做客。他们是谁呢?师黑板示范写。
  1、认识笔画“乚”、“乙”,指导书空练习,并读书写笔画口令。
  2、指导书写“七”、“儿”、“九、”“无”。
  (1)这些笔画:跑到“七”和“九”当中来了。引导学生发现“七”、“儿”、“九”“无”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