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嵊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目录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二)编制依据
(三)适用范围
(四)工作原则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二)日常管理机构
(三)专家咨询委员会
(四)专业技术机构
三、事件分级
(一)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Ⅱ级)
(二)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三)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四、预警、监测与报告
(一)监测
(二)预警
(三)报告
五、应急响应和终止
(一)应急响应原则
(二)应急响应措施
(三)应急响应分级
(四)应急响应终止
六、善后处理
(一)后期评估
(二)奖励
(三)责任
(四)抚恤和补助
(五)征用物资、劳务补偿
七、保障措施
(一)技术保障
(二)物资、经费保障
(三)通信与交通保障
(四)宣传教育
八、附则
(一)名词术语
(二)管理与更新
(三)解释部门
(四)实施时间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导和规范全市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或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法》和《绍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嵊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市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四)工作原则
,常备不懈。提高全社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分级负责。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分级管理。市政府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各乡镇(街道)负责辖区内突出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措施果断。市卫生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加强合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研和培训,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提供科技保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广泛组织、动员公众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市卫生局依照职责和本预案的规定,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向市政府提出成立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市政府根据市卫生局的建议和实际工作需要,决定是否成立市应急指挥部。
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本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市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总指挥(特殊情况由市长担任),市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和市卫生局局长担任副总指挥,成员由市卫生局、市委宣传部、市经贸局、市教体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外经贸局、市环保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旅游局、市红十字会、市人武部、武警中队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
市应急指挥部负责对全市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指挥和协调,作出处理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并统一领导、指挥对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工作过程;对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各部门、各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储备、经费保障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通报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完善预案。
若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转化成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市应急指挥部应立即上报绍兴市、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