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与发表
季诚钧
主要内容
一、撰写前的准备
二、期刊论文的写作
三、投稿与修改
一、撰写前的准备
为什么写论文
第一个原因是:写论文的根本原因是在专业上有话想说,有经验值得总结,有想法要和其他同行交流。通过期刊,可以得到传播,可在更大范围内与同行开展学术对话与讨论。
第二个原因是:写论文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研究过程,可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改进工作。
第三个原因是:为了评职称,拿学位,提职,更好的待遇等。这也是无可厚非。毕竟,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也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能力、研究水平,学识与文笔。
一、撰写论文的准备
对论文的误解
觉得论文缺乏原创性,天下文章一大抄。大部分论文都是垃圾。论文无用论。
其实,不可能所有论文都有原创性。从宏观来看,科学有一个普及、哺化的过程;从微观来看,论文写作对个人也是一种提高,可改善工作质量。
一、撰写前的准备
研究选题从何而来
科研题目大致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寻找理论解释、解决方案。二是从有关文献资料中来。经常阅读专业领域的文献,就会发现很多值得研究的题目。三是来自研究者对某一专题的兴趣。
选题就是选择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可以看出你对所写领域的熟悉程度。选题要有前沿性、理论性。要有问题意识,问题要逐渐清晰化、准确化。
一、撰写前的准备
怎么确定选题
一是口子要小,切忌太大。比如,“独立学院问题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大学语文公共课程研究”,都不是好题目,太大。
二是角度要新,视角独特。比如,“独立学院产权问题研究”,要有经济学的背景知识与专业训练为好,从经济学角度切入。
三是要发现新问题。不宜是一些常识性的、已经有定论的话题。比如,“教学方法研究”,“课堂教学方法研究”,等等,就不是好题目,是教科书的标题。
一、撰写前的准备
怎么确定论文题目
论文的标题最好等写完全文后再确定,因为那时才能从统揽全文的角度上提得更确切。最初的题目只是一个临时性的题目,很多想法会随着写作和思考的不断扩展而变化。从选题到题目是一个缩小研究范围、逐渐清晰研究内容的过程。
论文的标题要准确、醒目、简洁。当然,也不宜故弄玄虚,不知所云,文学色彩过浓。避免口号式的、报告式的题目,副标题能不用就不用。如:“培育大学特点,建设特色大学”,象时论或报告的题目,不象学术论文的题目。但这类文章在报纸上或非学术类刊物上比较合适。
论文的标题与科研题目、教改题目不同。科研题目往往以“---研究”比较合适,教改题目往往是“改革、”“实践”、探索”、“建设”、“尝试”等作为题目。
一、撰写论文前的准备
例子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班主任职业倦怠研究”——“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研究”——“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逐步缩小研究范围,明晰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
一、撰写前的准备
文献类型
选题方向定下来,第一步工作就是查阅文献。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查阅文献后才知道写过的人很多了,这时候你就要换角度与内容。如果要研究的问题从文献中找到了答案,研究就可以终止。要回答人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进一步深入探索。
文献资料有:学术著作、学术期刊、硕博论文、研究报告、研讨会论文、政府部门的资料与数据汇编、国家政策文件等等。
一、撰写前的准备
例子
在工作中,感觉到高校课程管理比较薄弱,想写“课程管理”方面的文章。在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打入“课程管理”篇名,共有262篇,打入”教学管理“,共5329篇,再打入“大学课程管理”或“高校课程管理”或“高等教育课程管理”或”大学教学管理”等,篇目就少多了。通过阅读现有的文献,再缩小范围,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或小问题,如“大学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概念辨析”,这是理论探讨的;还可以写“大学课程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这是对策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