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静脉输液技术.ppt

格式:ppt   大小:1,427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静脉输液技术.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1/30 文件大小:1.3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静脉输液技术.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静脉输液技术
第1页,本讲稿共31页
静脉输液的概念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医院治疗抢救病人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注到病人体
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注意事项
二、按压后不要揉按。很多病人认为揉按可以帮助尽快止血。实际上经过穿刺后的血管非常“娇弱”,即使轻微的揉按,也会造成局部皮肤青紫。
三、按压时间约3~5分钟。血管壁穿刺损伤过,会引起出血。如果未能对血管壁施加压力或施加压力时间过短,穿刺口会继续出血,会给病人带来恐慌心理。
第15页,本讲稿共31页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发热反应
症状:病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发热在38℃左右,严重者可达40℃以上,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处理: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报告医生;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必要时将剩余溶液和输液器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
第16页,本讲稿共31页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
症状: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
处理:立即停止输液,报告医生,给患者于端坐卧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加压给氧并使氧气经过20%-30%酒精湿化吸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用止血带在四肢轮流结扎(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第17页,本讲稿共31页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静脉炎
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红、肿、热、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处理: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湿热敷;超短波理疗;康惠尔透明贴外敷;如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给抗生素治疗。
第18页,本讲稿共31页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空气栓塞
症状:患者感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濒死感。
处理:立即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高流量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第19页,本讲稿共31页
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溶液不滴
,局部肿胀疼痛,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
,一手捏住滴管下输液管,另一手挤压靠近针头的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松手后又无回血,示针头已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可抬高输液瓶位置。
,局部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
第20页,本讲稿共31页
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
可倾斜溶液瓶,使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上,必要时用手挤压输液管上端,瓶内空气即进入输液管内,让液体缓缓流下,直至露出液面。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
可捏紧滴管下端输液管,同时挤压上端输液管,迫使液体进入滴管内(1/2~2/3滴管高度)。
第21页,本讲稿共31页
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管和滴管有无漏气、裂隙,必要时更换。
第22页,本讲稿共31页
输液微粒的污染受到重视
我国1990年的药典规定,每毫升输液剂中直径>10μ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0个,直径>25μ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个,输液剂中的微粒来源有橡胶塞屑、炭粒、碳酸钙、氧化锌、粘土、纸屑、纤维素、玻璃屑、细菌、药物微晶等。微粒进入人体,其危害是严重而持久的,包括血管栓塞、肉芽肿、过敏反应、癌反应、热原反应、静脉炎、血小板减少等。
第23页,本讲稿共31页
防止微粒污染的措施
操作环境的净化
操作者除按常规要求穿衣、戴帽、流动水洗手、避免扫床和减少人员流动外,还强调为每名病人行静脉穿刺后,应用随车消毒液洗手,方能为第二者穿刺,以减少细菌微粒的污染。目前有的医院采取用100级净化工作台,它是由低、中、高效三组过滤器滤过清除空气中尘粒,以达到净化空气目的,从而清除微粒污染。
第24页,本讲稿共31页
防止微粒污染的措施
玻璃安瓿的正确切割
首先切忌用镊子等物品敲开安瓿。对“非易折”型安瓿割锯痕长应小于颈段的1/4周,因为割锯安瓿时砂锯与玻璃摩擦,在安瓿局部产生玻璃碎屑和脱落砂粒,割痕越长,玻璃碎屑越多,不溶性大颗粒的数目也随之增加。在开启安瓿前,以75%酒精擦拭颈段是减少微粒污染的有效措施,经统计学分析,未经擦拭开启的安瓿与擦拭后开启的安瓿中药液微粒量差异有显著性。因安瓿开启瞬间,瓶内负压吸引作用会致药液污染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