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醉花阴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醉花阴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jactupq736 2022/1/30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醉花阴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醉花阴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1 文本维度。这首词被安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宋词单元。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语言富有张力。《醉花阴》弥漫着浓浓的相思,浓浓的愁绪,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品味。
  2 学
1
醉花阴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1 文本维度。这首词被安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宋词单元。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语言富有张力。《醉花阴》弥漫着浓浓的相思,浓浓的愁绪,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品味。
  2 学生维度。时下的中学生,喜欢阅读一些文化快餐式的作品而远离了文学经典,很难再被一首首古诗词感动。很难再与古人的思想感情融合。语文教师有责任带领学生在美丽的古典诗歌家园里徜徉,让其心灵得以滋养,得以净化。
  3 教学理念。依着本真阅读的理念。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与诗词语言亲密接触,去感悟诗词内在的意义和神韵,发现其魅力,获得恒久的感动。
  教学目标
  1 反复吟咏,体会词的声律之美。
  2 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情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3 品味语言,充分感受相思的凄苦与美丽,体悟词人高雅的品格和非凡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使学生人情入境。
  难点:深人品读词中的意象,领悟意境。
2
  教学设想
  1 课型:品味鉴赏课。
  2 教学方法:诵读、品评、点拨。
  3 学****方式:自主发现、自主品味、自主表达。
  4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资料链接
  徐北文主编《李清照全集评注》(济南出版社,2005年第1版)
  傅兴林《情深调苦意雅技高》(《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陶文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3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幻灯片一: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风栖梧》)
3
  你最喜欢哪一句诗?请先读一读,然后说一说理由。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相思的图画,品读李清照独守空闺时向远在山东的丈夫赵明诚寄去的浓浓的相思。
  二、活动之一:诵读——感受韵律之美
  1 学生自由诵读。
  要求注意字音,注意韵脚,注意节奏。
  诵读提示:
  ①注意重音。例如“佳节又重阳”中“又”字要重读。
  ②注意韵脚。这首词运用了“昼”“兽”“透”“后”“袖…瘦”等六个仄声韵,一韵到底,表现出和谐、统一的音乐美。仄声字短促急迫,从音乐效果看,仄声韵较沉闷,容易传达愁苦的情绪。
  ③注意节奏。例如“有暗香盈袖”为1-2-2式,应读成“有,暗香,盈袖”。
  ④注意语调。读时要缓慢低沉,气徐声凝。
  2 请一位学生诵读,另一位学生评价。
  3 再请全班学生静静地阅读。
  三、活动之二:品味——体悟情感之美
  1 了解学生的阅读感受,可以拈取“愁”这个情感基调。
  2 学生活动:自主发现、自主品味“愁”的具体表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