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中班李婉婷
要培养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做起,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对外界比较敏感好奇,可塑性强自控才能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的危险期。在这一阶段老师要及时引导和反复强调。(精品文档请下载童常见的行为,也是家长教育不当的结果。由于年龄小,孩子不能明辨是非。有时他是在表达自己的意向,可是有些家长以为孩子是在说谎,没有及时引导。:孩子把碗打碎了,,这个年龄阶级的孩子是意识不到自己说谎行为的性质的。作为老师要多关注孩子,及时引导给予肯定。(精品文档请下载)
(六)好发脾气
婴儿一出生,就经常大声哭闹,手脚乱动,这种孩子容易形成暴躁的性格。但是大多数孩子脾气暴躁是后开形成的。其原因很多,溺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会使孩子脾气越来越暴躁。假设家长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回绝,使他的欲望总是求而不得,也会使孩子变得脾气暴躁,有时还会产生怀恨心理.(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幼儿良好的习惯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等等。众所周知,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习惯是在小时候就形成的。因此,教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和任务中也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那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今我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来谈谈我对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看法:(精品文档请下载)
(一)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寓于教学活动和游戏之中
1.耐心教育、讲清道理
幼儿的年龄小,理解才能差,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就更要耐心。讲道理时我们要把握两点:首先,要明确,不能模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详细,讲明白。如:要求幼儿对人有礼貌应该怎么做。(精品文档请下载)
2.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浸透和强化。如早上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承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时要向对方说“对不起”;离园时要和老师和小朋友说“再见”等。(精品文档请下载)
3.典范教育,稳固形成
幼儿在活动中,常会因排队发生推挤,出现不遵守纪律、打闹、告状或争抢玩具、独占玩具,或室内的小椅子倒了,,老师采取的口头说教收效甚微,且幼儿易旧病重犯。这时老师进展典范教育,假设有孩子可以遵守秩序一定要及时褒扬和鼓励。(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
1.课程生活化,活动游戏化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和学习是分不开的。幼儿在三岁—六岁是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飞速开展的时期,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他们的大部分生活经历将在幼儿园中获得,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老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选择和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要贴近生活,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究、重复和延续来帮助幼儿建立积累经历。(精品文档请下载)
2.鼓励为主,少施惩罚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