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1
文档名称:

理论的评价和发展.ppt

格式:ppt   大小:2,849KB   页数:7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理论的评价和发展.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1 文件大小:2.7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理论的评价和发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理论的评价和发展
第1页,本讲稿共71页
第一节 科学理论的评价
理论的评价是人们如何接受和选择理论的问题,用什么尺度评价理论从而决定对理论的态度。
(科学理论已经具备了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为什么还有一个评价的问题呢和证伪的对立,忽视两者的对称性。
第三,否定观察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第四,过分强调猜想的作用,忽视逻辑思维的作用。
第五,否定归纳法的作用。
第21页,本讲稿共71页
三、科学理论发展的社会历史观
1962年库恩发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提出他的科学发展的模式。他的发展模式叫范式转换模式。
第22页,本讲稿共71页
1、范式 
库恩的这种模式是以范式的形成和转换而展开的,因此称为“范式”转换型模式。范式paradium,愿意是拉丁文语法上词尾变化规则。范式是指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共同传统以及它所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范型的总和。
细分有:第一,共同的“看问题方式”。
第二,共同接受的基本理论和定律,共同使用一套符号系统。
第三,共同信任的仪器和实验方法。
第四,共同认可的典型事例,它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典型方式。
第23页,本讲稿共71页
2、科学革命的结构
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前科学是无统一范式时期,在科学研究中学派林立,意见纷争。
常规科学时期是科学研究中出现了统一的范式,人们力求用这种范式去解决出现的科学问题,此时科学知识处于进化发展、知识积累阶段。
反常是范式在解决某个问题和解释新事实时出现了困难。
危机,但少量的反常是并不能动摇范式的地位,如果反常事实会不断出现,不断增加,于是范式处于危机状态。
不久危机总爆发,发生科学革命,范式转换,在新的范式下形成新的统一范式的常规科学
第24页,本讲稿共71页
第25页,本讲稿共71页
3、对库恩科学发展模式的评价
(1)合理因素 
第一,克服了传统归纳主义渐近积累和证伪主义不断革命的片面性,综合了它们的合理性,提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相互交替、新旧范式不断更替的科学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量变(常规科学)和质变(科学革命)、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
第二,范式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观:科学不是停留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上,而是不断探求新知识,放弃旧范式、旧理论,接受新范式、新理论的创造性活动。
第三,这种模式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来看待,看到了科学发展受科学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制约。
第26页,本讲稿共71页
第27页,本讲稿共71页
(2)主要缺陷  
第一,在认识论方面,只承认知识的相对性,否认科学的客观真理性,从而陷入了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第二,在范式的产生和转换问题上片面夸大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第三,把他的科学发展模式看成是一切时代和一切学科的唯一的发展模式,否定了科学发展形式的多样性。
第28页,本讲稿共71页
小结:
主要特征 内在机制 基本形式
累积式发展 进化 理论扩张 支流—江河
否证式发展 不断革命 证伪 P1_TT_EE_P2
科学革命发展:进化和革命交替;范式转换;学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
-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第29页,本讲稿共71页
第四节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1、整体化或高度综合趋势。
一方面科学技术在不断分化。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不断综合出现整体化趋势。边缘性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性学科既在个门学科之间架起桥梁,又反映整体性的特征。边缘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把各自独立学科连接起来。横断学科如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用系统、信息、目的、行为等范畴、方法横切其他学科,具有很强的整合作用。综合学科如生态学、地球化学、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把各门学科知识进行综合,使科学知识进一步趋向整体化。
第30页,本讲稿共71页
1)知识结构要既精深又广博。“一个人不能同时追两只兔子。”“一只手抓不住两条黄鳝。”
(2)良好的合作精神,群体意识。
(3)系统的思维方式。
第31页,本讲稿共71页
2、加速发展趋势
(1)知识更新周期缩短:
19世纪:30——40 年
20世纪中:15年。个别学科——5年,前几年学的电脑程序已经过时。
(2)新成果迅速增长:
17世纪:106项
18世纪:15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