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DIY留学:美国留学生世界观.doc

格式:doc   大小:16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DIY留学:美国留学生世界观.doc

上传人:beny00001 2016/8/31 文件大小:1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DIY留学:美国留学生世界观.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4 年,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几乎占到该年度美国接收外国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在中美全球博弈的大背景下,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被美国寄予某种特别的期待。 12月7日的美国《外交政策》网站登载文章对这一话题的详尽分析,文中除了涉及中国留学生对中美两国社会各方面的评价外,还涉及中国的互联网审查制度,正如原文中提到的, “信息的自由流动和多元观点的自由表达会使他们认识到治理一个庞大复杂的国家是非常有难度的”,文章的作者对此也应该有所感触。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前夕,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对此话题再次回应: “我们不欢迎那些挣了中国钱、占了中国市场,还诬蔑中国的人。就像每一个家庭,都不欢迎不友好的人来做客一样。”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们阅读这篇报道,可以窥见中美博弈之一斑。过去十年里,大量来自中国——最大的共产主义国家,也是美国主要地缘政治对手——的学生涌入了美国校园。根据国际教育协会的统计, 2014 年有多达 万中国学生来到美国学****几乎占到外国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这种留学潮即使单就数量来说也难以让人忽视。但是,放在中国官方言论日益批评西方价值观的大背景下,这种现象就更加引人瞩目了。面对两国间日益加剧的分歧,我们不禁要问,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的世界观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令美国感到自豪的在信息、集会、宗教等领域的广泛自由是否使他们开眼看世界并接受了新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呢?或者,还是如某些报道所言,这些中国学生过于抱团,形成了封闭的小圈子,他们的旧****惯和世界观直到回国也毫无改变? 《外交政策》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在美国的实际情况并不符合上面两种描述。中国留学生从教育体系、媒体、社会生活和学术研究等领域的中美对比中获得大量经验,而且通常他们都对美国表现出钦佩态度。但是他们也意识到治理中国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同时认为美国也并不是人间天堂。 94位女性和 92位男性接受了美国媒体《外交政策》的网上双语调查,参与者必须是曾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学****过的中国公民。大多数人在 18到 29岁之间,以 20岁左右为主。按降序排列,参与者最多的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华盛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州布林莫尔学院以及堪萨斯州立大学。超过 81% 的参与者称自己是家里第一个有留学经历的人。 360 教育集团介绍:美国经常是中国国有媒体批评的对象,当然同时也是中国人羡慕的对象。针对大量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现象,观察者们通常很想知道在美国的生活,包括交友、去美国城镇旅行、体验美国自由的学术与政治,这些经历是否会改善他们对美国的看法。一般来说,答案是肯定的。有超过 60% 的调查参与者对美国的看法变得更加正面,而 23% 变得负面,其余的人则表示看法没有变化。乍一看,上面的数据可能意味着大多数人接受了美国的价值观。确实,一些人身上发生了很显著的变化; 有一个人“在基督教中找到了真正的信仰”;另一个人则说留学经历使她变得“更有进取心,更加独立”。很多人说比起留在国内,他们在美国变得更加有创造力,思维也更加开阔。更加开放的媒体(因此也是更加可信的)也给美国加分不少,其中一人写道:“美国互联网的开放度使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都对中国政府有了更真实的感受”。但对大部分参与者来说,对美国有了更正面的印象并不意味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