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ppt

格式:ppt   大小:7,846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ppt

上传人:相惜 2022/2/2 文件大小:7.6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
完整版ppt
2
完整版ppt
明朝著名英雄( )率领“戚家军”打败了倭寇,保卫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宁。
A、戚美珍 B、戚继光 C、戚正的艺术形式。唐卡藏语本意为,写在布上的告示,后来专指把宗教或其他内容绘制在布或者丝绸上。
26
完整版ppt
清朝册封***喇嘛的金印
清朝雍正帝颁发给***七世的金印。金印中的文字内容: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呾喇***喇嘛之印。印文为满、汉、蒙、藏四体字。
乾隆帝敕封***喇嘛的金册
27
完整版ppt
清朝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的金印(现藏西藏扎什伦布寺)
清朝康熙皇帝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这是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的金印;金印文字内容:敕封班禅额尔德尼之印。
28
完整版ppt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2.设置驻藏大臣
3.颁布法律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 的程度。规定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与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朝廷批准。
29
完整版ppt
金奔巴瓶1
乾隆五十七年(1792)特颁发两个金甁(藏语音译为“金奔巴”),分别供奉在北京雍和宫和拉萨大昭寺,内装象牙签数支,为***、班禅“转世灵童”抽签选定使用。
金奔巴瓶2
30
完整版ppt
平定准噶尔叛乱
噶尔丹
康熙三次率军亲征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四、巩固西北边疆

31
完整版ppt
从1690年起,康熙帝三次出兵征讨噶尔丹,取得了乌兰布通和昭莫多战役的胜利。
戎装的康熙帝
32
完整版ppt
清·《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
全卷纵41厘米、横808厘米。图卷描绘了清军平定准噶尔叛乱的战争场景;该局部所画为投降的准噶尔叛军。
33
完整版ppt

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叛乱。1758年,乾隆帝派清军进入南疆平叛。起初,清军出师不利。但由于大小和卓残酷地压迫维吾尔族人民,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小和卓亲自屠杀逃亡的士卒,也不能禁。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终于粉碎了这次叛乱,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
34
完整版ppt
伊犁将军府城楼——惠远城钟鼓楼
清朝在新疆设立的最高长官称伊犁将军。图为伊犁将军居住的“伊犁大城”的钟鼓楼,位于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城东南的惠远城。
伊犁将军府旧址
35
完整版ppt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1771年)
36
完整版ppt
五、雅克萨之战----两大帝国的较量
37
完整版ppt
入侵雅克萨的俄罗斯军队
38
完整版ppt
中国军民在雅克萨之战中击败了俄国军队
39
完整版ppt
雅克萨之战
交战双方:中国PK俄国
时间:1685年、1686年
性质:反侵略的自卫战争
结局:清朝军队取得胜利
40
完整版ppt
中国与俄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俄文版)
41
完整版ppt
中国与俄国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
俄罗斯帝国承认黑龙江、乌苏里江地区和库页岛是中国的土地。
大清国决定把尼布楚和贝加尔湖以东荒地让给俄罗斯。
42
完整版ppt
43
完整版ppt
中俄《尼布楚条约》待议地区
1920年清朝疆界
南 海
台湾岛



乌里雅苏台
伊犁
葱岭
西 伯 利 亚
中俄《尼布楚条约》
待议地区
南海诸岛
京师
蒙古
西藏
新疆
六、清朝的疆域
44
完整版ppt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
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到
南海诸岛
清朝
45
完整版ppt
清朝前期葱岭(帕米尔高原)大部分是中国领土
46
完整版ppt
巴尔喀什湖(现在属于哈萨克斯坦)在清朝前期属于中国领土
47
完整版ppt
清朝时钓鱼岛是中国领土
48
完整版ppt
南海诸岛中的一个岛屿
49
完整版ppt
1.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都城迁到(  )
A.南京   B.西安   
C.杭州   D.北京
2.17世纪中期,曾侵占我国的宝岛台湾的殖民者是(  )
A.葡萄牙 B.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