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点.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点.doc

上传人:xd3225 2022/2/2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2 / 13
第一章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考点1: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考点2:离体后的血液自然凝固,分离出来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血清。
考点3:血浆适用于血浆生理性和病理性化学成分的测定,特别是用,阻止血液凝固。
考点30:EDTA盐对血细胞形态、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小。适用于血液学检查,尤其是血小板计数。
考点31:新载玻片常带有游离碱质,必须用约1mol/LHCl浸泡24h,清水冲洗,干燥后备用。用过的载玻片可用适量肥皂或其他洗涤剂煮沸20min,趁热刷去血膜,清水冲洗,必要时蒸馏水浸泡,干燥后备用。
考点32:血涂片制备有手工推片法、载玻片压拉法、棕黄层涂片法等。血涂片可用非抗凝静脉血或毛细血管血,也可用EDTA抗凝血液制备。EDTA抗凝血有时可能引起红细胞皱缩和白细胞聚集,因此最好使用非抗凝血制备血涂片。
考点33:手,丁推片法是指取血l滴置载玻片一端,以边缘平滑的推片,从血滴前方接触血液,使血液沿推片散开,通常推片与载玻片保持250一300夹角,平稳地向前推动,血液即在载玻片上形成薄层血膜。
考点34:瑞氏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又称关蓝组成。
考点35:亚甲蓝为四***硫堇染料,有对醌型和邻醌型两种结构。通常为***盐,即***化美蓝,有色部分为阳离子。
考点36:瑞氏染液中甲醇既能溶解美蓝和伊红,同时又能固定细胞形态,因此具有溶解作用。
考点37:瑞氏染色法的染色深浅与pH值<—>、细胞数量、血膜厚度、染色时间、染液浓度有关。偏酸时,易于伊红结合,红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细胞核呈淡蓝色或不染色;偏碱时,易于美蓝结合,所有细胞呈灰蓝色。
考点38:瑞氏染色后在冲洗时应以流水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以防染料沉着在血涂片上。冲洗时间不能过久,以防脱色。如血涂片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滴加甲醇,然后立即用流水冲洗。
.
4 / 13
考点39:瑞氏染色时,染色过深时可用水冲洗或浸泡,也可用甲醇脱色。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然后再加染液。
考点40:吉姆萨染色法是将干燥的血涂片用甲醇固定3—5min。染色时,将血涂片置于用酸盐缓冲液稀释10—20倍的吉姆萨染液中,浸泡10一30min。冲洗时,取出用流水冲洗,待干镜检。
考点41:瑞氏染色法是最经典、最常用的染色法,尤其对于细胞质成分、中性颗粒等可获得很好的染色效果,但对细胞核的着色能力略差。
考点42:血液制备涂片时,血滴愈大、角度愈大、推片速度愈快,血膜愈厚,反之则愈薄。
考点43:对于一个严重贫血患者,细胞数减少,血细胞比容减低、血液较稀时,制备血涂片时需采用大血滴、大角度、快推。
第二章红细胞检查
考点1: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考点2:网织红细胞经约48h成完全成熟的红细胞,释放入血液,平均寿命约120do
考点3: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脾破坏,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
考点4:红细胞生理功能是通过胞内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红细胞有交换和携带气体的功能。
考点5:血红蛋白分子是在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内形成的一种含色素蛋白质。由亚铁血红素和珠蛋白构成。
考点6:手工显微镜法是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人血细胞计数池,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而血液分析仪法是采用电阻抗和光散射原理。
考点7:红细胞计数采用手工显微镜法产生误差的原因有:①血液发生凝固:②稀释、充池、计数不规范;③微量吸管、计数极不标缝:④固有误差。
考点8:成年男性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为<4~>×1012/L;成年女性为<—>×1012/L;新生儿为<—>×1012/L。
考点9:×1012/L,应采取
治疗措施;低于参考低限,为诊断贫血界限,应寻找病因;×10127L应考虑输血。
.
6 / 13
考点10:新生儿由于出生前处于生理性缺氧状态,故红细胞数明显增高,较***约增加35%,出生2周后逐渐下降,2个月婴儿约减少30%。
考点11:男性红细胞在6~7岁时最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上升,25—30岁达到高峰,30岁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下降,直到.60岁尚未停止。
考点12:女性红细胞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上升,13~15岁达到高峰,随后受月经、内分泌等因素影响而逐渐下降,21~35岁维持最低水平,以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上升,与男性水平相当。
考点1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良性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能引起原发性红细胞增多。
考点14: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晚期l消化道肿瘤而长期不能进食等均可引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