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忆读书第二课时.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忆读书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11 2022/2/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忆读书第二课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第二课时:
、复****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冰心七岁开始读书,初次接触书便是《三国演义》这样的鸿 篇巨制, 自此一发而不可收。 大量的阅读积累奠定了冰心的文学 基础,从而造就了这位文坛上的一代名家。
二、初步感知课文: 1、: .
第二课时:
、复****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冰心七岁开始读书,初次接触书便是《三国演义》这样的鸿 篇巨制, 自此一发而不可收。 大量的阅读积累奠定了冰心的文学 基础,从而造就了这位文坛上的一代名家。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学生提
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
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 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 (2)、“分久必合”
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 魏国最终统一了三 国。) ,, (3)、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 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 长啸,状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 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 好书”。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 少时读书经历的 ?在文中圈画 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 “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
三、细读赏析课文。 过渡:“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是 作者一生的感悟。语重心长,耐人寻味,启人心智。
1、齐读课文第 1 段:文章开篇的这句话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短短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 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和多么深切的体会。 2 、默读 课文第 2——13 段,回答问题: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读书好”的?(提示:书上 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
(2)、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请学生在文中圈画作 者幼时、少时读过的书。 )
(3)、作者是怎样写“读好书”的?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后明确: (1)、① 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
形象能激起读者的各种情感, 让读者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例如: 《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 ,“好听极了”,还“含泪 上床”,“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一个朝 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 动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 广泛的兴趣”。 ② 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例如:读中国古典小 说,让人了解到三国时代的“天下大势” ,了解到宋代“官逼民 反”的历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