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3
文档名称:

移动通信室内覆盖.ppt

格式:ppt   大小:3,403KB   页数:8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移动通信室内覆盖.ppt

上传人:相惜 2022/2/4 文件大小:3.3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移动通信室内覆盖.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讲义
工程技术部
胡少波
1
精选ppt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
GSM系统组成:
基站子系统(BSS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由覆盖端机(主单元、接口单元)、远端覆盖单元、天线、光分/合路器件组成。由于光纤损耗小,适合于长距离传输,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大型写字楼、酒店、地下隧道、居民楼等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
15
精选ppt
1-5-4. 泄漏电缆分布方式 通过泄漏电缆传输信号,并通过电缆外导体的一系列开口,在外导体上产生表面电流,从而在电缆开口处横截面上形成电磁场,这些开口就相当于一系列的天线起到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作用。它适用于隧道、地铁、长廊等地形。
泄漏电缆
16
精选ppt
1-7、室内覆盖设计参考数据    设计参考数据 手机接收电平=Po+Gt-L 其中Po是传输信号输出功率,Gt天线增益,L是链路损耗。 L=Ls十Lz+Ld Ld——为多径损耗; Lz——为阻挡损耗; Ls——为自由空间损耗。 自由空间的电波损耗为 Ls(dBm)=201g(4πdf/c)=201g(4π/C)+201g(f)+201g(d) 其中:d为传输距离,单位为km f为电波频率,单位为Hz,取890~960MHz(取900MHz) c为光速,取3×108m/s   多径损耗取10dB
17
精选ppt
1-7、室内覆盖设计参考数据 不同距离的损耗如下:
距离
1m
5m
20m
25m
损耗




普通大楼建材和结构的平均阻挡损耗:
材料类型
混凝土墙
混凝土楼板
天花板
金属隔段
损耗
10~15dB
15~20dB
1~8dB
5dB
材料类型
钢筋混凝土墙
普通木门
电梯
拐角
损耗
20dB
4dB
25dB
3dB
18
精选ppt
室内分布建设流程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总体可以分为勘测、设计、施工、开通测试等四个个阶段。
准备工作
勘测
设计
施工
调试
测试
勘测是由技术人员对建筑物内的无线信号进行测试,确定工程选点。整个工程的发起阶段。
1)测试工具配置
测试手机
手提电脑
测试软件
激光测距仪:红外线测距仪、卷尺。
GPS定位系统
照相机
19
精选ppt
2)勘测要求
基本要求:
勘测设计前必须有建设单位签发的业主联系函、设计委托函
设计单位必须提供详细的勘察设计计划
勘测过程必须由监理公司监督
勘测后承建单位必须形成勘测纪要
勘测内容及无线数据分析
测试内容
覆盖站点名称
覆盖站点的地理位置(站点详细地址、经纬度、周围建筑环境描述等)
建筑楼宇高度、层数、建筑总面积和建筑结构(内部环境描述)等
对建筑物进行功能结构分割(标准层、裙楼层、地下层等),并分别对面积(单层面积)和功能方面进行描述
需要覆盖区域面积描述(楼层、总面积等)
要求提供建筑设计平面图(蓝图)、建筑剖面图。
楼宇通道、楼梯间、电梯间位置和数量
电梯间共井情况、停靠区间、通达楼层高度及用途等
电梯间缆线进出口位置
施主天线安装位置、主机和干放安装位置
电气竖井、位置数量、走线位置的空余空间
房内部装修情况,天花板上部结构,能否穿线缆,确定馈线布放路由
覆盖系统用电情况的调查,微蜂窝机房用电,有源系统用电等
大楼防雷接地、接地网电阻值、接地网位置图、接地点位置图
20
精选ppt
覆盖目标的设计提供无线参数和工程参数,数据内容包括:
选取覆盖目标施主基站
施主基站的小区结构、话音信道数(容量)
基站的BSIC、小区号、小区的CGI、BCCH、载频数、载频号
跳频方式
邻区关系定义
切换门限数据
功率控制数据
小区话务量统计数据
覆盖目标路测采集无线环境数据并做相应的分析
GSM900MHZ系统DCS1800MHZ系统无线环境测试(接收场强、通话质量、FER、TX、切换成功率、掉话率等)
CDMA800MHZ系统无线环境测试(导频号、Ec/Io、Rxlev、F_FER、TX_POWER、切换成功率、掉话率等)
数据的分析需提供以下信息:
覆盖目标的当前无线网络情况(明确盲区范围、乒乓效应区域、孤岛效应区域、漫游信号区域;统计接通率、掉话率、切换情况等)
一旦拟用微蜂窝系统覆盖站点,则路测结果应能指示哪些基站信号可能对微蜂窝系统造成干扰影响
根据现有无线环境判断是否存在移动G网对联通G网干扰现象
21
精选ppt
1、对于独立的中小型建筑一般采用信号源加无源天馈分布系统的方式
2、对于独立的中大型建筑一般采用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