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z.
. 于15℃,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养护期间每日早中晚定时进行三次温度测量,砼养护记录完整并签字齐全;
⑺、养护用水与拌合用水相同;
. -
- -可修编- -
-
. z.
⑻、配专职人员进行砼养护;
⑼、养护时间需满足设计及验标规要求;
⑽、养护需满足安全、环保注意事项要求。
冬季养护措施
将混凝土的组成材料进行加热后再搅拌,在经过运输、振捣后仍具有一定温度,浇筑后的混凝土周围用保温材料严密覆盖。适用于结构表面系数较小或气温不太低时。
应选用标号较高、水化热较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快硬硅酸盐水泥。保温层选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保温层敷设后要注意防潮和防止透风,对于构件的边棱、端部和凸角要特别加强保温,其保温厚度应增大到面部位的2~3倍。新浇混凝土与已硬化混凝土连接处,必要时采取局部加热措施。混凝土在养护期间注意防风防失火。
在冬期混凝土施工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使混凝土强度迅速增长,在冻结前达到要求的临界强度。混凝土工程常用早强剂、早强减水剂和掺氯盐类防冻剂。在日最低气温为-5℃,混凝土采用一层塑料薄膜和两层麻袋或草包等覆盖养护时,可采用早强剂或早强减水剂代替防冻剂。在日最低温度低于-5℃时,必须采用同样保温措施和掺加防冻剂。防冻剂的掺量,应根据其施工温度,通过试验确定。掺防冻剂混凝土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负温条件下养护,不得浇水,外露表面必须覆盖。
初期养护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的规定温度,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
. -
- -可修编- -
-
. z.
当混凝土温度降到规定温度以下时,。
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15℃时,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
采用少量防冻剂与蓄热保温相结合,而不进行人工加热的方法称为综合蓄热法。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有少量的防冻剂,原材料预先加热,搅拌站和运输工具都要适当保温,拌合物浇筑后的温度一般须达到10℃以上,当构件的断面尺寸小于300mm时须达到13℃以上。通过蓄热保温或短期人工加热,使混凝土经过1~℃,此时已凝结,然后逐渐与环境气温相平衡,由于防冻剂的作用,混凝土在负温中继续硬化。与其他加热法相比,可以节约能耗。
适用于在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0℃或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16℃的条件下施工。
当采用综合养护法时,必须进行工艺设计,具体步骤如下:
预测从混凝土浇筑之日起未来6天的平均气温,作为工艺设计的依据;
选定拌制混凝土所用水泥的品种;
参考下表一选择预养程度;
根据施工条件,先暂时设定混凝土浇注完毕时的温度和保温围护层构造;
计算混凝土从浇注完毕时起至温度降为0℃时止,这段冷却过程的等效龄期;
如冷却过程的等效龄期与所选预养程度相等,即可按设定的混凝土温度与保温构造施工。如冷却过程的等效龄期与所选预养程度不符,则须重新设定再作计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