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充电系结构
第1页,本讲稿共48页
第一节、充电系的组成及其功用
1. 发电机:汽车的主要电源。向起动系以外
的所有系供电并向蓄电池充电。2. 电压调节器:发电机由发动机经皮带驱动
旋转。发动机转速变化时,发电机输出电压即
、电刷架、电刷弹簧组成)。 交流发电机的搭铁型式有内搭铁和外搭铁之分,磁场
绕组的一端经电刷在发电机端盖上搭铁称为内搭铁。磁场
绕组的两端均与端盖绝缘,其中一端经调节器后搭铁称为
外搭铁。 发电机前端盖之间装有传动带轮,有发动机通过传动
带驱动带轮和转子转动。 发电机的通风散热是靠风扇来完成,(由铝合金或钢
板冲压而成)发电机有1~2个风扇,对于只有一个风扇的
发电机,风扇均装于前端盖与带轮之间;对于有两个风扇
的发电机,有的是在转子爪极两侧各焊装一个,有的是一
个风扇装于前端盖与皮带轮之间,另一个风扇装在后端盖
与转子爪极之间。
第16页,本讲稿共48页
交流发电机的电压调节器
第17页,本讲稿共48页
由于交流发电机的转子是由发动机通过皮带驱
动旋转的,且发动机和交流发电机的速比为
1.7~3,因此交流发电机转子的转速变化范
围非常大,这样将引起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发生
较大变化,无法满足汽车用电设备的工作要求。
为了满足用电设备恒定电压的要求,交流发电
机必须配用电压调节器,使其输出电压在发动
机所有工况下基本保持恒定。
第18页,本讲稿共48页
一、电压调节器的分类
1.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按工作原理可
分为:
(1)触点式电压调节器 触点式电压调节器应用较早,这种调节器
触点振动频率慢,存在机械惯性和电磁惯性,
电压调节精度低,触点易产生火花,对无线电
干扰大,可靠性差,寿命短,现已被淘汰。
第19页,本讲稿共48页
(2)晶体管调节器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采用了晶体管调
节器。其优点是:三极管的开关频率高,且不
产生火花,调节精度高,还具有重量轻、体积
小、寿命长、可靠性高、电波干扰小等优点,
现广泛应用于东风、解放及多种中低档车型。
(3) 集成电路调节器 集成电路调节器除具有晶体管调节器的优
点外,还具有超小型,安装于发电机的内部
(又称内装式调节器),减少了外接线,并
且冷却效果得到了改善,现广泛应用于桑塔纳。
奥迪等多种轿车车型上。
第20页,本讲稿共48页
(4) 电脑控制调节器 电脑控制调节器是现在轿车采用的一种新型调
节器,由电负载检测仪测量系统总负载后,向发电
机电脑发送信号,然后由发动机电脑控制发电机电
压调节器,适时地接通和断开磁场电路,即能可靠
地保证电器系统正常工作,使蓄电池充电充足,又
能减轻发动机负荷,提高燃料经济性。如上海别克
、广州本田等轿车发电机上使用了这种调节器。
第21页,本讲稿共48页
2.电子调节器按所匹配的交流发电机搭铁型式
可分为:
(1)内搭铁型调节器:适合于与内搭铁型交流
发电机所匹配的电子调节器称为内搭铁型调节器;(2)外搭铁型调节器:适合于与外搭铁型交
流发电机所匹配的电子调节器称为外搭铁型调节器。
第22页,本讲稿共48页
二、电压调节器的调压原理
由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我们知道,交流发电机
的三相绕组产生的相电动势的有效值 Eφ==CeФn(V)
这里Ce为发电机的结构常数,n为转子转速,
Ф为转子的磁极磁通,也就是说交流发电机所产
生的感应电动势与转子转速和磁极磁通成正比。
第23页,本讲稿共48页
根据表达式可知:
当转速升高时,Eφ增大,输出端电压UB升高,
当转速升高到一定值时(空载转速以上),输出
端电压达到极限,要想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B不
再随转速的升高而上升,只能通过减小磁通Ф来
实现。又磁极磁通Ф与励磁电流If成正比,减小
磁通Ф也就是减小励磁电流If。
流发电机调节器的工作原理是:当交流发电机的
转速升高时,调节器通过减小发电机的励磁电流
If来减小磁通Ф,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B保持不变。
第24页,本讲稿共48页
三、电子调节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电子调节器有多种型式,其电路个不相同,但
一般采用整体封装型式,不可拆卸,不能维修,
只能整体更换。
电路分析
第25页,本讲稿共48页
1.外搭铁型电子调节器的基本电路
晶体管调节器又称为电子调节器,图2-29所示为
外搭铁型电子调节器的基本电路:基本电路是由三
只电阻R1、R2 、R3,两只三极管VT1、VT2,一只
稳压二极管VS和一只二极管VD组成。
第26页,本讲稿共48页
电阻R3既是VT1的分压电阻,又是VT2的负载电阻 电阻R1和R2组成一个分压器,分压器R1、R2两端
的电压为发电机电压UB,R1上得分压为: VT2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