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 0 页
九年级化学上下册知识点总结
上册知识点〔1---7单元〕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研究范畴:包括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变化规律,其次还研究新物质的制备气:㈠药品:①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②加热高锰酸钾;③分解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㈡反响原理:2KClO3 ==== 2KCl + 3O2 ↑;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2H2O22H2O+O2↑   
㈢装置:包括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发生装置也有两种:即固固加热型〔高锰酸钾制氧气、氯酸钾及二氧化锰制氧气〕固液不加热型〔过氧化氢制氧气〕;收集装置也有两种:向上排气法与排水法。
固-固加热性 固-液不加热性
㈣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原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排水法;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洁但不枯燥,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气体枯燥但不纯洁。
㈤验满:利用排水法:水面有大量气泡说明已收集满:利用向上排气法: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那么满。
第 4 页
㈥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升入待测集气瓶中,假设木条复燃,那么为氧气。
㈦实验步骤:以固-固加热性为例:①安装仪器;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装入药品;④固定仪器;⑤点灯加热;⑥收集氧气;⑦将导管移出水面;⑧熄灭酒精灯。〔谐音记忆:按茶庄定点收利息〕。
注意:①气密性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具体方法是:双手紧握试管,将导管的一端伸入到水中,假设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中能形成水柱,那么气密性好。
②根据实验答复以下问题:
〔a〕、为什么试管口部略下倾?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b〕、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赌赛导管或污染水。
〔c〕、停顿加热时为什么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防止由于降温管内压强减小,水被吸入试管造成试管炸裂;
4、化合反响:特点:“多变一〞 字母表示:A+B→AB
分解反响:特点:“一变多〞 字母表示:AB→A+B
氧化反响:物质及氧发生的反响〔判断方法:反响物中有氧气〕。
化合反响是绿色化学反响,原子利用率是百分之百,且无副产物,不会污染环境。
催化剂:特点:“一变两不变 〞。其中的 “一变〞:指的是改变化学反响速率;“两不变〞:指的是质量与化学性质不变。
第 5 页
5、 空气污染指数的工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的颗粒物与臭氧,没氮气与二氧化碳等空气中所固有的气体。
6、氧气是一种比拟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没有可燃性,不能用于食品保鲜,它能使食品变质。
①C与O2反响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S与O2反响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集气瓶内装少量水,用来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
③P与O2反响的现象是: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出热量,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用于发令枪〕
④Mg与O2反响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
⑤Fe与O2反响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⑥H2与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瓶壁出现水珠
⑦CO与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产生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⑧CH4与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瓶壁出现水珠,产生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第 6 页
区分氧气,氮气,空气最简单的方法是:燃着的木条置于瓶中,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氮气,维持原样继续燃烧的是空气。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1、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
〔1〕 水电解实验:化学反响:
产生气体位置: 正极〔阳极〕:氧气 负极〔阴极〕:氢气。〔谐音记忆:洋洋是一个很殷勤的孩子〕 体积比 : V H2:VO2 = 2 :1 ; 质量比:MH2:MO2=1 :8
产生的气体检验方法: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只生成水。
引申:化学反响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不能把水变成油〔含碳元素〕水中只有氢氧元素,而油中有碳元素,如果水变成油,就意味着元素种类发生变化。所以古人的点石成金也是一种奢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