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word
word
- 1 - / 39
word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研究
姓 名: 家伟 );
(4)《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
(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GB 50025-2004);
(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8)《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JGJ 72-2004;
(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 79-2002;
(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JGJ 120-99;
(11)《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12)“强制性标准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1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场地位置、地形地貌、标准冻深
本地区气候属暖温与寒温过渡带的东亚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为气温低,温差大,,太阳高度角由夏至 72°39'减至冬至25°℃,,主要集中在7、8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年均蒸发量为1990毫米,为年均降雨量的3~4倍。风向以夏季东南风和冬季西北风为主,一般平均风速为 ,最大风速达到20m/s(引用资料),。
word
word
3 / 39
word
22。
拟建场地位于怀来县沙城镇北部,府前大街与长城北路相交互西南角地段。场地属河流冲洪积地貌单元。
本报告选用拟建场地西北部府前大街与路相交互路中一甲方指定点(G072)为坐标引测点及高程引测BM点 (由于该点距离本场地较远,故未在勘探点平面配置图中标注),其坐标为X=,Y=,。场地各孔(井)-,,总体上呈北高南低,缓坡状分布。各孔(井)口坐标及高程均采用全站仪实测而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附录F,。
勘探深度,场地岩性上部为河流冲洪积之圆砾,其间夹有黄土状粉土(以下简称粉土)层,中部为粉质粘土层,其间夹有圆砾,下部为圆砾层,其间夹有粉土层。自上而下可分为四层,现分述如下:
地层编号
岩土
时代
岩土
名称
岩 性 描 述 及 评 价
①
Q42
杂填土
-,-。杂色、稍密、稍湿,以粉土为主,混少量生活、建筑垃圾堆填而成。
该层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建议全部清除。
②
Q41
圆砾
。杂色、中密-密实、稍湿,粒径大于2mm的约占70%左右,颗粒呈亚圆形,分选性好,级配相对较差,母岩成份为火成岩等,中等风化,其间中粗砂和粉土充填,据原位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指标N=(击) (平均值)。
此外,该层中还分布有②1层粉土,,褐黄色、稍密-中密、稍湿,偶有针孔,无光泽,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及韧性低,属中等-高压缩性Q41粉土,具轻微-强烈湿陷性,该层局部粘粒含量逐渐变高相变为可塑状Q41粉质粘土,局部含有10%左右小砾石。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土工试验综合成果表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其原位标准贯入试验修正指标N=(击)(平均值)。
该层经处理后,可以作为基础的持力层。
③
Q3
粉质
,仅在ZK42处揭穿该层。褐黄色、可塑-坚硬状,断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属中等压缩性Q
word
word
5 / 39
word
粘土
3粉质粘土,不具湿陷性,该层局部粘粒含量逐渐变低相变为中密-密实状Q3粉土,局部含有10%左右小砾石。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土工试验综合成果表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其原位标准贯入试验修正指标N=(击)(平均值)。
此外,该层中还分布有③1层圆砾,。杂色、中密-密实、稍湿,粒径大于2mm的约占70%左右,颗粒呈亚圆形,分选性好,级配相对较差,母岩成份为火成岩等,中等风化,其间中粗砂和粉土充填,该层局部大颗粒逐渐增多,相变为密实状卵石,据原位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指标N=(击) (平均值)。
该层力学性质较好,可以作为多层建筑物基础持(受)力层;经处理后可以作为高层建筑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