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气缸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学习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315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气缸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2/2/5 文件大小:3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气缸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学习教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气缸检修的工艺流程(ɡōnɡ yì liú chénɡ)——回顾
一:汽缸的解体
二:汽缸的清理与整修
三:气缸的测量(cèliáng)与调整
四:气缸组装
第1页/共26页
第一页,共27页。
气缸常见(chánɡ ji 对已经发现的裂纹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便确定裂纹的产生原因、性质、尺寸等。为确定处理方案提供依据(yījù)。

检查步骤:

1、在裂纹周围 100mm范围内打磨光滑 ,,用超声波确定裂纹的范围。裂纹的深度检查可以采用钻孔法,孔径为10 ~15 ㎜或使用裂纹探测仪。
第12页/共26页
第十二页,共27页。
2 、用 20 ﹪ ~ 30 ﹪酸酒精溶液(róngyè)进行酸浸检查,检查裂纹扩展范围,再用超声波检查有无砂眼、疏松、夹层等隐蔽缺陷。

3、对原补焊区进行光谱定性分析

4、对裂纹尖端进行检验(实物观察或作胶膜金相)以确定裂纹的性质(穿晶或沿晶).

5、对原补焊区、热影响区裂纹附近以及气缸母材进行硬度测量。
第13页/共26页
第十三页,共27页。
三、裂纹处理:

1、深度不超过壁厚1/5,可用砂轮打磨干净,并经酸侵检查,确认(quèrèn)完全消除,可不必补焊。

2、深度 超过壁厚1/5,在裂纹铲尽后,开成坡口补焊。

3、气缸法兰平面裂纹,一般均将其铲除,并在焊补后予以修刮。
第14页/共26页
第十四页,共27页。
4、为掌握气缸由于焊补而产生的变形(biàn xíng),一般在焊补前和焊补后均应对气缸的变形(biàn xíng)作出准确可靠的测量,其中包括气缸轴向和径向的线变形(biàn xíng)的测量和水平结合面的角变形(biàn xíng)测量水平结合面的角变形(biàn xíng)可用大平尺测量,纵向每侧不应少于三点,横向前中后各部分均应不小于两点。轴向和径向变形(biàn xíng)可用内径千分尺或样棒与塞尺测量,其测点均应不小于两点。测量重点在焊补区附近,大平尺放置需垂直和水平于气缸轴线,测定的位置必须固定,测点的表面应力求光滑,以减少误差。测量工作由同一个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5、气缸的焊补分冷焊和热焊两种。
第15页/共26页
第十五页,共27页。
冷焊与热焊法的工艺
项目
热焊法
冷焊法
适用范围
裂纹较深,补焊工作量大。适用范围很广,但工艺复杂
裂纹较少,补焊量小,运行温度较低,应力水平较小部位,工艺简单。
焊接材料
珠光体耐热钢焊
奥氏体不锈钢焊条或镍182
焊接特点
需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脱氢处理,可防止焊接过程中汽缸变形,补焊效果良好
施焊工艺简单,不需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但焊接残余应力较大,运行后易产生裂纹。
焊接工艺
① 采用中频机预热,温度控制在250℃左右,使用履带式加热片 ② 补焊时保留加热片,采用小电流多层多道焊,由坡口边缘向中间施焊 ③ 焊接时配合使用锤击和跟踪回火工艺,以降低补焊区的应力,改善补焊金属组织
① 在补焊区坡口堆焊两道隔离层,再填满补焊区 ② 每次焊半根焊条,不烫手后继续施焊,焊条不横向摆动 ③ 每层焊道中间低两端高 ④ 起弧点和收弧点需错开
焊后处理
焊补完毕后进行脱氢处理,温度300℃,时间4h,~1℃/min 焊后检查 将焊缝表面打磨后用***酒
焊后检查
将焊缝表面打磨后用***酒精溶液进行宏观检查,表面无裂纹,
将焊缝表面打磨后用***酒精溶液进行宏观检查,表面无裂纹,
第16页/共26页
第十六页,共27页。
采用小孔释放法或贴电阻应变片测定焊缝残余应力,最大值不能超过材料的屈服(qūfú)极限。

测量补焊后的气缸变形情况,测量方法与焊前测量方法相同,测量位置与焊前测量时一致,以便作出比较。
四、注意事项
第17页/共26页
第十七页,共27页。
低缸进汽连接管波形(bō xínɡ)节泄露的处理
1对查出的裂纹和可疑处,应用(yìngyòng)砂轮打磨检查。如属浅裂纹应将其打磨光,并经弹伤检查,确认裂纹已磨去。
2如裂纹较深,先将裂纹打磨光,再打磨好焊接坡口,保证焊接时能焊透。
3如果机组在运行状态,不允许停机处理时,可采用运行中降负荷处理或带压焊接。
第18页/共26页
第十八页,共27页。
第19页/共26页
第十九页,共27页。
第20页/共26页
第二十页,共27页。
第21页/共26页
第二十一页,共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