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地球的宇宙环境 (2).ppt

格式:ppt   大小:1,092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球的宇宙环境 (2).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5 文件大小:1.0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球的宇宙环境 (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1页,本讲稿共16页
古代:混天说(张衡)
公元2世纪:地心说(古希腊的托勒密)
1543年:太阳中心说(波兰的哥白尼)
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
20世纪60年代:大型天文望远镜使宇宙的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1页,本讲稿共16页
古代:混天说(张衡)
公元2世纪:地心说(古希腊的托勒密)
1543年:太阳中心说(波兰的哥白尼)
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
20世纪60年代:大型天文望远镜使宇宙的观 测扩展到上百亿光年。
结论:宇宙的认识规律是时空范围的不段扩大和宇宙认识逐渐接近、符合宇宙的客观实际。
返回
得出:宇宙
第2页,本讲稿共16页
混天说
返回
第3页,本讲稿共16页
地心说
返回
第4页,本讲稿共16页
日心说
返回
第5页,本讲稿共16页
星系说
返回
第6页,本讲稿共16页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是有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注:]
(1)衡量宇宙大小的尺度是光年,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2)可见宇宙是宇宙的一部分。
(3)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
返回
第7页,本讲稿共16页
返回
第8页,本讲稿共16页
:宇宙物质的存在形式。(例如)
:不同质量的天体都存在万有引力,但只有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质量较小的天体围绕质量较大的天体公转,它们才构成了天体系统。
引如概念:
(一):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下一页
二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地球
月球
地月系
太阳
行星
其他天体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统
银河系
河外星系(又称星系)
总星系
(宇宙)
第9页,本讲稿共16页
宇宙
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图解天体系统
下一页
第10页,本讲稿共16页
(二)太阳系和地月系
第11页,本讲稿共16页

(1) 共面性(2) 同向性(3) 近圆性
太阳系主体——太阳,%
补充:
以小行星带为界:有内行星和外行星。
以地球为界: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
木星和土星——巨行星(质量巨大)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远日行星(距太阳远)
b. 九大行星的温度与太阳的距离:距太阳越近温度越高,反之则反。
第12页,本讲稿共16页
:存在于太阳系中的微小颗粒,绕太阳运动。
6. 流星: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发生摩擦而燃烧,划出一道亮痕。
7. 彗星:冻结的水汽、甲烷、氨、二氧化碳搀杂尘埃构成。
在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近日点受热挥发而成。
8. 恒星与行星;恒星一般质量大,能自身发光(如:太阳),行星质量一般较小,不能发光(如:太阳系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类木:木、土、天、海。
三 地月系
: 地球和月亮
2. 运动形式:月球自转的同时也绕地球作公转运动。
自转、公转的的方向都一样(逆时针)。
3. 月光:不是月球自身的光,是它对太阳光的反射!
返回
第13页,本讲稿共16页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一)普通性
外观、物理性质、太阳系当中的位置普通。
(二)特殊性
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分布。
(三) 生命存在的原因:
a内部原因:——地球自身的条件
b外部条件
返回
第14页,本讲稿共16页
地球自身的条件:
生命存在的要求
合适的温度
合适的大气
充足的水分
0~100oC的温度范围
温度变化不过分剧烈
大气厚度、密度适中
大气成分合适
内部水汽释放
原始海洋的形成
日地距离适中
自转周期适中
体积、质量适中
漫长的演化过程
收缩衰变致热
冷却、凝结、汇聚
地球自身条件
第15页,本讲稿共16页
外部条件:
(1)稳定的 恒星际空间:有利于太阳的稳定,太阳稳定使地球所处的光照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2) 稳定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公转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当中,有利于生命的发展和繁殖。
第16页,本讲稿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