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三天易髓.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天易髓.doc

上传人:晴雯 2022/2/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天易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天易髓
洞真部方法類(CH0108)三天易髓
經名:三天易髓。元塋蟾子(李道純)撰,混然子(王玠)校正。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 儒曰太极 火符直指 乾坤鼎器 上柱天,下柱地,只这人,是鼎器。咦,既知下手疑上添疑。正所谓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今公有疑求解义,即是悟底根本。余今不兔饶舌,谛听谛听。
且如“摩诃般若大智慧也波罗蜜多到彼岸也心性本也经”径路也。总而言之,大智慧而到彼岸也,是为见性法门,众所通行之截径也。行斯道者,向日用常行处,观诸己,常切照顾,念兹在兹,忽令间断,久久纯熟,得大自在,四通八达,造化难拘。故名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则是行斯道之时也。功深力到,智慧圆通,合和本来,入于圆顿,超凡越圣,是谓到彼岸也。当此之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既空,万象何有,所以能度一切苦厄者也。舍利子者,舍中之利子。子者,犹屋中之主人,是谓清净法身也。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经上文五蕴皆空色,舍中之利子。是诸法空相,与虚空同体,历劫不坏,所谓不生不灭者,无往来也;不垢不净者,无染着也;不增不减者,无余欠也。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此谓空相元无五蕴,亦无六识,岂有六尘。识者由眼界,而所染有眼界便有五蕴,有五蕴便有六根,有六根便有六识,有六识便有六尘也。无眼界,尘识何有,故曰乃至无意识界;意识界者,前十八界也。无此意识,则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所谓无无明尽者,只是无明不起也。若尽无无,则落顽空矣。丹书云:息念为养火,此之谓也。无明者,生死之根本。丹书云:念头起处为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岂非生死之根本乎。所以无无明则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盡;无苦集滅道,亦无智慧而无愚痴,亦无得。以无所得,以无所得,亦无所失。故是以心法皆空也。了得心法,名曰菩提;了得法空,名曰薩埵,初机之人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坚碍。此谓自有入无,从粗达妙,发大智慧而破愚痴,常清净而合和本来,且于圆满极则,心同太虚,廓然无碍也。既无罣礙,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梦想心者,昏迷之为也。既无昏乱,则法身清净,所以能究竟涅槃也。三世诸佛,历代祖师,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正学佛者,依是而行,发六慧智,以清净合和本来,故证无上至真正等正觉也。以此之故方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四呪也。摩诃是大神呪,谓四大坚固身,神通莫测也。般若是大明呪,谓智慧圆通,精进明妙也。波罗是无上呪,谓合和本来,是最上一乘也。蜜多是无等等呪。谓圆满极则,无上可上也。了此四呪者,然后能除一切苦,是真实不虚妄也。故世尊说此般若波罗蜜多呪,即是解说前四句呪之义也。故曰:揭諦谓人空也,又揭諦,谓法空也。波罗揭諦,到彼岸心法俱空也。波罗僧揭諦,到岸不须船也。此四揭諦神呪,即身中四大也。四大俱空,真常独露,故曰菩提萨婆訶。菩提为始也,萨婆訶谓终也。始终如一,则抱本还虚,超返佛祖。 虽然如是,传济庵者,要在竖起脊急着眼力,莫教蹉过,诚能于日用常行中,筑着磕着,认得自家底,方信此经不从外得。不惟此卷“心经” ,至于释老一大藏教典,诸子百家,只消一喝,彻头彻尾都竟。其或未然,参○只此便是。休更疑惑。 引儒释之理证道,使学者知三教本一,不生二见。 阴符经〔直指〕 阴符经,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