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doc

上传人:1542605778 2022/2/6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非常高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共同学****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导致人的抵抗力干燥结痂,在这段时间里都有传染性,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被服及用具等,人们都可能被传染。预防水痘主要是对患者进行隔离,一直到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为止。与水痘接触过的孩子应隔离3周。对被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内容物污染的空气、被服及用具,应采取通风、紫外线照射、暴晒或煮沸等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但是得过水痘的人可以获得持久性免疫,复发者极少,因此得过水痘的人不必担心再次感染。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5、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密切接触及飞沫传播,春季是此病高发季节,在学校、幼儿园内极易流行,发病前2-3周内有与风疹患者接触史,发病症状: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低热(体温38°C左右)持续1-2天,同时伴有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压痛,2天后出现皮疹,初见于面颈部,1天内迅速延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没有皮疹,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持续3天消退,此病全身症状轻微,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
可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在春季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随气温变化增添衣物,预防感冒。
6、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     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眼病,曾发生过世界性的流行,这种病的病原体是多种病毒,对幼儿园、学校、工厂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危害很大,及易传播。病人眼睛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被分泌物污染的手指、手帕、毛巾和脸盆等都是传播这种病的媒介物,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它起病急,潜伏期短。一般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病,双眼可同时起病或先后起病。刺激症状重。患者迅速出现异物感,眼磨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一旦有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尤其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患者的洗漱用品和接触过的物品应消毒,患者禁止进入公共场所。
7、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起病急,有发热感,口腔黏膜可能出现米粒大小的散状疱疹,有明显疼痛感;在手掌或脚掌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患儿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头疼、咳嗽、流涕等症状。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防病实践中发现,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8、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节可流行。主要表现有全身无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腹胀、黄疸、肝肿大及肝功能检查